首页> 外科> 骨科> 肌强直> 先天性副肌强直症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先天性副肌强直症是一种遗传性运动障碍疾病,由基因突变导致肌肉细胞膜稳定性降低,引起肌肉持续性痉挛和疲劳。
先天性副肌强直症是由于染色体5q13上的乙酰胆碱受体(ChAT)基因突变所致。该基因编码的乙酰胆碱酯酶负责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维持神经肌肉接头处的正常功能。突变使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下降,导致神经信号传导异常,引发肌肉收缩障碍。患者可能经历肌肉僵硬、疼痛、易疲劳以及运动时出现颤抖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从儿童时期开始,逐渐加重,影响日常活动能力。
诊断先天性副肌强直症通常需要进行神经电生理测试,如针极肌电图和重复神经刺激。此外,血液中的乙酰胆碱水平检测也是辅助诊断手段之一。治疗先天性副肌强直症主要依靠药物管理症状,常用的有抗胆碱酯酶药和肉毒素注射。例如利福平可以减少乙酰胆碱的合成,而肉毒素则能暂时缓解特定部位的肌肉痉挛。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避免过度劳累,以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2024-02-27 13:28

举报

医生回答(1)

韩左成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本病患者多数在成年后病情逐渐趋于稳定和好转,一般无需特殊治疗。重要的是在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儿童在冷水中游泳可能出现的危险;剧烈活动后先做放松运动,再休息,对肌强直和肌无力有预防作用。

2014-07-28 17:3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先天性副肌强直症 (先天性副肌强直)

先天性副肌强直症(congenitalparamyotonia)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它与高钾型周期性瘫痪为一等位基因病,由17号染色体的钠离子通道SCN4A基因突变致病。基因突变主要位于Ⅲ区S3~S4片段以及Ⅲ、Ⅳ区之间的连接区。由Eulen burg(1886)及Rich(1894)首选描述,故又名Eulen berg病。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