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如何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如何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发病时间:不清楚

如何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补充说明:如何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024-07-12 17:0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创伤 出血 血管损伤 瘀斑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各种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熟悉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特别是血液科常见疾病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热查因,血常规异常,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并发症的诊治。

提问

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以通过避免创伤、预防感染、控制出血等措施进行。
1.避免创伤
避免外伤,如佩戴头盔、安全带等,减少外伤风险。外伤可能导致血管损伤,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因此预防外伤有助于降低该疾病的发生风险。
2.预防感染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等。感染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常见诱因之一,通过预防感染可以减少凝血因子的消耗,降低疾病发生风险。
3.控制出血
在出血时,应立即采取压迫止血措施,并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处理。控制出血可以减少血液成分的丢失,防止凝血因子消耗过多,从而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
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瘀斑、器官功能障碍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2024-07-12 17:3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微血栓形成中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这种病理过程被称为DIC。

推荐医生更多

闵捷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血液病医院

龚树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王正文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

关菁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花生医院

孟广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青岛开泰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