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新生儿科>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怎样才能正常发生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怎样才能正常发生

发病时间:不清楚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怎样才能正常发生

补充说明: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怎样才能正常发生

2024-08-24 22:53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出血 颅内出血 消化道出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抗凝血酶Ⅲ 凝血酶 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溶解 氨甲环酸 纤维蛋白原 DIC 脱水 电解质紊乱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唐书生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擅长:呼吸相关疾病等

提问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以通过血小板输注、肝素治疗、抗纤溶药物等措施进行治疗。
1.血小板输注
当患儿存在严重出血时,可紧急进行血小板输注以补充缺乏的血小板。输注前需评估患者情况并选择合适的血小板剂量。通过输入外源性血小板来提高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从而促进止血和预防进一步出血。适用于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的严重出血,如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2.肝素治疗
对于因凝血因子异常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通过静脉注射低分子量肝素进行治疗。根据病情调整用药频率和剂量。肝素能增强抗凝血酶Ⅲ的作用,抑制凝血酶活性,防止血栓形成。适用于新生儿由于凝血因子异常引发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尤其是合并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
3.抗纤溶药物
对于纤维蛋白溶解过度导致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以使用氨甲环酸等抗纤溶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口服给药,按医嘱调整剂量。抗纤溶药物能够减少纤维蛋白原的分解,稳定纤维蛋白结构,防止出血。适用于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纤维蛋白溶解过度,如DIC晚期或继发于其他疾病时。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加重病情。

2024-08-26 09:1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新生儿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由多种病因所引起、发生于许多疾病过程中的一种获得性出血综合征。其特点是机体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凝血系统被激活,凝血过程加速,微循环内发生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凝集,导致血管内广泛微血栓形成,由于凝血因子被消耗,发生广泛出血。由于广泛形成微循环内微血栓,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影响重要脏器功能,以至发生器质性变化。新生儿由于易患严重疾病,DIC的发生率较高。临床主要表现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压下降、休克及栓塞症状。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