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遗传性果糖不耐受> 什么是小儿遗传性果糖不耐受

医生回答(1)

赵丽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小儿遗传性果糖不耐受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导致的代谢障碍疾病,表现为摄入含有果糖的食物后出现腹痛、呕吐和电解质紊乱等症状。该病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基因检测确诊,治疗需避免含果糖食物并使用特殊配方奶粉。
小儿遗传性果糖不耐受是由于肝脏内缺乏特定的酶类,即醛缩酶B和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无法正常代谢果糖,导致其在体内积累产生毒性作用。典型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腹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以及肝肿大、黄疸等肝脏表现。严重情况下可引起急性脑损伤、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可以通过血生化检查、尿液分析、基因检测等方式进行诊断。其中,血生化检查可以显示高果糖浓度和低葡萄糖浓度;尿液分析可发现果糖水平增高;基因检测则能确定致病变异位置。治疗通常需要调整饮食,限制果糖摄入,并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对于急性发作,可能会给予静脉注射营养支持和电解质平衡调节。
患儿家属应密切监测孩子的病情变化,特别是在进食含果糖食物后,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有助于减轻症状。

2024-03-25 05:0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