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梦游> 半夜梦游是什么原因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半夜梦游可能与遗传因素、心理应激、睡眠障碍、脑部器质性疾病或药物副作用等有关,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梦游频繁发生或伴有异常行为,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风险。
1.遗传因素
梦游可能有家族聚集性,若父母一方存在梦游现象,则子女发生概率较高。如果患者受到遗传影响出现梦游的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苯二氮卓类安眠药进行治疗,如、氯硝西泮等。
2.心理应激
心理应激状态下,大脑皮层功能活动减弱,而下级中枢则过度兴奋,导致梦境内容更生动,从而诱发梦游。针对此类原因引起的问题,可考虑认知行为疗法、松弛训练等方法来改善。
3.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深度睡眠减少,浅度睡眠增多,容易从浅度睡眠中醒来,导致夜间觉醒次数增加,进而出现梦游的现象。睡前适当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促进睡眠,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4.脑部器质性疾病
脑部器质性疾病包括脑炎、脑血管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使患者处于一种半清醒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患者的意识和行为可能会受到干扰,表现为梦游。对于这类原因引起的梦游,需要积极寻找原发病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例如脑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脑血管病患者则需遵照医师的意见服用依达拉奉、胞磷胆碱钠等脑保护剂进行处理。
5.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等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习惯性依赖,停药后会出现戒断反应,表现为失眠、焦虑等症状,部分人群为减轻不适感而在夜晚外出活动,即梦游。对于由药物引起的梦游,应该严格遵循医嘱调整用药方案。比如失眠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更换为非苯二氮卓类安眠药,如右佐匹克隆、唑吡坦等。
建议关注梦游者的睡眠环境是否安全,以减少意外伤害的风险。必要时,可以进行头颅MRI、睡眠监测等检查,以便进一步评估病情。

2024-02-11 01:2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梦游 (梦游症)

梦游症俗称“迷症”,是指睡眠中突然爬起来进行活动,而后又睡下,醒后对睡眠期间的活动一无所知。近年,夜游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夜惊与梦游症均为睡眠障碍,夜游症不是发生在梦中,而是发生在睡眠的第3-4期深睡阶段,此阶段集中于前半夜。故夜游症通常发生在入睡后的前2-3小时。梦游症多发生在小儿期(6~12岁),可发生在儿童的任何时期,但以5~7岁为多见,持续数年,进入青春期后多能自行消失。在小儿期,偶有梦游症的比例为15%,频繁发生的比率为1%~6%。男多于女。同一家系内梦游症发生率高,这说明梦游症有一定遗传性。夜惊发作多发生在入睡后半小时之内,最迟不超过2小时。本病发作次数不一,可隔几天、几十天发作一次,偶可一夜发作数次。

  • 症状起因:1.心理社会因素部分儿童发生梦游症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如日常生活规律紊乱,环境压力,焦虑不安及恐惧情绪;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欠佳,学习紧张及考试成绩不佳等与梦游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2.睡眠过深由于梦游症常常发生在睡眠的前13深睡期,故各种使睡眠加深的因素,如白天过度劳累、连续几天熬夜引起睡眠不足、睡前服用安眠药物等,均可诱发梦游症的发生。3.遗传因素家系调查表明梦游症的患者其家族中有阳性家族史的较多,且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较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高6倍之多,说明该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4.发育因素因该病多发生于儿童期,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停止,表明梦游症可能与大脑皮质的发育延迟有关。

  • 可能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常见检查: 游离肝素时间  

  • 就诊科室:心理、神经

推荐医生更多

张彩东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余明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侯万东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