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补充说明: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a******W 2014-07-28 18:4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可以采取抗纤溶治疗、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输注、血浆输注、肝素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病情并接受适当治疗。
1.抗纤溶治疗
抗纤溶治疗通过使用抗纤溶药物如氨甲苯酸来减少纤维蛋白溶解,从而增加血容量并改善出血状况。此措施有助于控制DIC引起的继发性纤溶亢进导致的出血倾向。对于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由于血液凝固异常导致的出血,抗纤溶治疗可稳定纤维蛋白凝块,防止进一步出血。
2.补充凝血因子
补充凝血因子是通过静脉注射凝血因子替代疗法来提高缺乏的凝血因子水平,例如新鲜冷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该措施针对的是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出血问题。在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情况下,由于凝血因子消耗过多引起的功能缺陷,补充相应凝血因子有助于恢复正常凝血功能。
3.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输注是指将来自供体的正常血小板悬液输给患者,以纠正血小板计数低下。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其数量不足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加剧。对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尤其是伴有血小板减少时,血小板输注是必要的支持治疗手段。
4.血浆输注
血浆输注是将健康人的全血分离出血细胞后,仅给予患者血浆部分的过程。DIC常伴随凝血因子及血小板的消耗,此时输入健康人的血浆可提供这些缺失的成分。此外,还可能含有促凝物质,有助于恢复患者的凝血功能。
5.肝素治疗
肝素治疗通常包括静脉注射肝素钠或肝素钙,剂量根据病情调整。肝素具有抗凝作用,能够抑制凝血因子活化,从而预防新的血栓形成。对于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中出现的微血管血栓形成,肝素治疗有预防进展的作用。
在进行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出血风险以及凝血功能指标。同时,建议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出血风险并促进母子安全。
2024-02-06 12:06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你好,产科DIC多发生于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和合并症,常见的病症见于:1.感染性流产;2.过期流产胎死宫内;3.胎盘早期剥离;4.羊水栓塞;5.休克;6.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2014-07-28 18:41
举报向医生提问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某些临床已明确诊断的疾病伴有的、以广泛血管内凝血和出血倾向为特征的中间发病环节或并发症。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凝血物质进入血循环,引起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同时或继发纤溶亢进,从而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出血、贫血甚至休克的病理过程,主要特征为凝血功能失常。其临床特点多变,实验室诊断方法也不统一,目前尚无一个确定的治疗方案,常规的一些治疗方法如肝素的使用,都未经过严密的科研论证。以前称之为消耗性凝血,实际上DIC过程中消耗的成分并不多见,在整个妊娠过程中均可因不同的疾病而并发DIC,尤其是在孕晚期及分娩期发生最多,是严重影响孕产妇生命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1)脑血供不足,椎动脉缺血,脑血栓形成后等。(2)耳鸣,脑晕。(3)偏头痛预防。(4)癫痫辅助治疗。
肝素钠注射液
用于防治血栓形成或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塞、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也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导管术、微血管手术等操作中及某些血液标本或器械的抗凝处理。
黄体酮胶囊
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经前期紧张综合症、无排卵型功血和无排卵型闭经、与雌激素联合使用治疗更年期综合症。
注射用头孢米诺钠
本品可用于上述敏感细菌引起的下列感染症: 1.呼吸系统感染: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展症(感染时)、慢性呼吸道疾患继发感染、肺炎、肺化脓症。 2.泌尿系统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 3.腹腔感染:胆囊炎、胆管炎、腹膜炎。 4.盆腔感染:盆腔腹膜炎、子宫附件炎、子宫内感染、盆腔死腔炎、子宫旁组织炎。 5.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