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最多见的是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最多见的是

发病时间:不清楚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最多见的是

补充说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最多见的是

a******W 2022-05-11 14:1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恶性肿瘤 手术 出血倾向 遗传性凝血因子 血友病A 血友病B 纤维蛋白溶解 DIC 出血 细菌感染 化疗 D-二聚体 氨甲苯酸 胎盘早剥 羊水栓塞 凝血功能障碍 实验室检查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最多见的是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感染、恶性肿瘤、手术及外伤、产科异常等。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
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是指由于基因突变或后天因素导致血液中某种或多种凝血因子减少或功能障碍,无法正常止血,引起出血倾向。对于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可以考虑使用凝血因子替代疗法进行治疗,如血友病A患者可注射凝血因子Ⅷ制剂,而血友病B患者则需接受凝血因子Ⅸ制剂注射。
2.感染
感染会导致炎症反应加剧,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和蛋白水解酶,这些物质能够激活凝血系统并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从而引发DIC。DIC感染期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感染灶的控制,同时预防继发性出血。例如,医生可能会给予广谱抗生素以治疗细菌感染,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3.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通过直接侵犯周围组织、产生坏死碎片以及分泌促凝物质等多种途径诱发DIC。化疗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之一,但同时也可能诱发DIC。为降低风险,可采取预防性抗凝策略,在化疗期间监测D-二聚体水平。
4.手术及外伤
手术及外伤会造成组织损伤和微血管破裂,导致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丢失,进而触发凝血瀑布反应,引发DIC。对于术后DIC高危人群,临床医师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并酌情使用抗纤溶药物如氨甲苯酸来改善预后。
5.产科异常
产科异常包括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情况,这些都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引起DIC的发生。处理产科异常时,需要迅速识别并立即处理凝血功能障碍。输注新鲜冷冻血浆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可补充缺失的凝血因子。
建议定期进行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凝血功能异常。必要时,还可遵医嘱进行DIC相关实验室检查,如D-二聚体测定、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检测等。

2024-01-29 15:4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微血栓形成中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这种病理过程被称为DIC。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闵捷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血液病医院

龚树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王正文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

关菁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花生医院

孟广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青岛开泰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