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先天性脊髓空洞症遗传吗
补充说明:先天性脊髓空洞症遗传吗
2015-12-31 14:1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3)
先天性脊髓空洞症一般会遗传,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先天性脊髓空洞症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胚胎期神经管发育异常所引起的,通常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先天性脊髓空洞症一般会遗传。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肢体麻木、无力、感觉异常等症状,还有可能会导致大小便功能障碍。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能够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比如后颅窝减压术、脑室腹腔分流术等,能够使病情得到改善。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量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等,同时还可以适当进行运动,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23-07-27 02:51
举报刘萍 主任医师 太和县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妇科内分泌(功血、闭经、围绝经期综合症、PCOS等治疗)、妇科肿瘤(如子宫肌瘤、卵巢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诊治,不孕症(输卵管吻合术)、各种腹腔镜微创手术(子宫肌瘤、卵巢瘤、宫外孕腔镜术)、宫腔镜手术(宫颈疾病诊治)、腹膜外剖宫产,及产科的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和处理及危重症病人抢救。
提问
你好,肌肉萎缩是由于肌肉营养不良,或者是由于神经病变,也有可能是由先天性脊椎空洞症而引起的,它会导致重症肌无力,严重的会引起呼吸肌衰竭而导致死亡建议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理疗或者是使用一些营养神经肌肉的药物进行治疗,只能维持生命是不能彻底治愈的
2019-02-17 11:03
举报你好,你说这种情况的话,这个应该说是一个遗传性的疾病,一般情况下来说得话,是治疗不好的,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这世界的卫生组织机构来看的话,应该说这个难题都是没有办法攻破的。现在的话只能选择对症处理一下。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实。
2017-09-15 18:32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先天性脊髓空洞症可能遗传。
先天性脊髓空洞症通常是由先天性畸形引起的,如后颅窝容积狭小、延颈段椎管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等。这些病变会压迫脊髓中央管,导致其扩大并形成空腔。由于遗传因素在某些先天性畸形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该疾病可能存在一定的遗传风险。
患者还可能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
先天性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建议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以及遵循医嘱进行康复训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残疾程度。
2024-01-11 09:28
举报先天性脊髓空洞症颈椎病是常见病,现在有年轻化趋势。以前都是40多岁以上的人多见,现在30来岁的人也可出现颈椎病。很多人对颈椎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从而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造成其结构或功能性损害所引起的临床表现。此病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根据病理变化,颈椎病可分为五型:(1)脊髓型;(2)神经根型;(3)椎动脉型;(4)交感神经型;(5)混合型。一、颈椎病的病因:(1)先天因素,如先天性颈椎管狭窄、先天性颈椎畸形等;(2)慢性劳损;(3)急性损伤。而以慢性劳损为最常见原因,从这一点来说,颈椎病是可以预防的。
2015-12-31 14:15
举报先天性脊髓空洞症你好,胎儿患有开放性脊柱裂是胎儿先天性畸形.胎儿先天性畸形并不少见,发生的原因甚多,主要与遗传,环境,食物,药物,病毒感染,母儿血型不合等有关.脊柱裂属脊柱管部分未完全闭合的状态,脊柱裂的缺损大多在后侧.胎儿脊柱在孕八到九周开始骨化,骨化过程若椎体两半不融合则形成脊椎裂,多以生在胸腰,孕18周是发现的最佳时机,20周后表现明显,B型超声控及某些脊柱两行强回声的间距变宽或形成角度呈V或W形,脊柱短小,不规则弯曲,不完整,可伴有不规则的囊性膨出物.严重者要终止妊娠。
2015-12-31 14:15
举报先天性脊髓空洞症你好,常见的致使脊柱畸形的因素种类有很多,但目前能证实对人类有致畸作用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物理因素、营养及饮食因素、情绪因素以及年龄因素。如环境污染,放射线污染,化学污染,药物污染等,有过畸形儿妊娠史的孕妇下次怀孕前最好做相关的孕前检查,如染色体,优生四项等,但愿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祝健康。一般来讲每个孕妇都需要补充叶酸,在孕前三个月开始,每天服用400微克的叶酸可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的畸形的发生.尤其是有神经管畸形儿出生史的更应该服用.怀孕3个月后就可以停用.当然如果没有神经管畸形儿出生史的,而且不偏食的也可以不用服用.
2015-12-31 14:15
举报向医生提问
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使脊髓内形成管状空腔,称为脊髓空洞症,在空洞周围常有神经胶质增生。本症发病较为缓慢,临床表现为受累的脊髓节段神经损害症状,以痛、温觉减退与消失、而深感觉保存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兼有脊髓长束损害的运动障碍与神经营养障碍。
多发人群:31~50岁,男性多于女性
典型症状: 肌肉萎缩 肌张力降低 遇冷后排汗增多 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温觉丧失
临床检查: 肌肉萎缩 肌张力降低 遇冷后排汗增多 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温觉丧失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0-100000元)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