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神经性肌强直> 神经性肌强直怎么治疗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神经性肌强直的治疗可以考虑神经肌肉电刺激、肉毒素注射、抗胆碱酯酶药、抗焦虑药物、镇静剂等方法。
1.神经肌肉电刺激
神经肌肉电刺激通过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改善肌肉功能,适用于神经源性肌强直。具体做法是将电极贴片放置在受影响区域,并调节电流强度以达到最佳效果。此方法可用于缓解肌肉僵硬和疼痛,但需注意电刺激强度不宜过大,以免加重症状。
2.肉毒素注射
肉毒素注射通过阻断神经递质释放,减少肌肉过度收缩,从而减轻肌强直症状。通常由专业医生在门诊局部注射。主要针对局限性、特定部位的肌强直情况;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3.抗胆碱酯酶药
抗胆碱酯酶药能抑制乙酰胆碱脂酶活性,降低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分解速率,增强运动终板对乙酰胆碱的作用,间接促进突触传递,缓解肌强直。常用药物包括新斯的明、安贝氯铵等。主要用于先天性肌强直、迟发性肌强直等疾病的治疗。需监测患者是否出现瞳孔散大、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
4.抗焦虑药物
抗焦虑药物可以稳定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因情绪紧张引起的肌肉痉挛和强直状态。此类药物如苯二氮卓类可用于广泛性焦虑障碍引发的肌强直现象中。使用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5.镇静剂
镇静剂能够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肌肉放松,从而减轻肌强直的症状。对于伴有精神紧张或睡眠障碍导致的肌强直患者有较好的效果。长期使用需警惕依赖性和戒断综合征的发生。
针对神经性肌强直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特点及身体状况,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除上述常规治疗外,建议患者还可尝试中医针灸、推拿疗法等非药物治疗方法,以辅助缓解症状。

2024-03-28 05:3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神经性肌强直 (伴肌肉松弛障碍的肌颤搐,连续性肌纤维活动)

神经性肌强直(neuromyotonia)又称Isaacs综合征、连续性肌纤维活动、伴肌肉松弛障碍的肌颤搐(myoseism with impaired muscular relaxation)等名称。本病多见于青少年,男女均可患病,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史。起病缓慢,进行性加重,其特征为肉眼可见肩部、大腿、小腿肌肉不自主连续颤动。轻者睡眠后可减轻或消失,重者睡眠中仍可出现。

适用药品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本品适用于治疗对皮质激素敏感的急性和慢性疾病。皮质激素疗法是常规疗法的一种辅助治疗,不能代替常规疗法。肌肉骨骼和软组织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滑囊炎、强直性脊椎炎、上髁炎、脊神经根炎、尾骨痛、坐骨神经痛、腰痛、斜颈、腱鞘囊肿、外生骨疣、筋膜炎。变态反应性疾病:慢性支气管哮喘(包括哮喘持续状态的辅助治疗)、枯草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气管炎、季节性或常年性过敏性鼻炎,药物反应、血清病、昆虫叮咬。皮肤病:异位性皮炎(钱币状湿疹)、神经性皮炎(局限性单纯苔藓)、接触性皮炎、重症日光性皮炎、荨麻疹、肥大性扁平苔藓、糖尿病脂性渐进性坏死、斑秃、盘状红斑狼疮、牛皮癣、瘢痕疙瘩、天疱疮、疱疹性皮炎、囊肿性痤疮。胶原病:播散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结节性血管周围炎。肿瘤:成人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姑息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其他疾患:肾上腺性腺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回肠炎、口炎性腹泻、足部疾病(硬鸡眼下滑囊炎、僵拇、小趾内翻)、需结膜下注射的疾病、皮质激素奏效的恶液质、肾炎及肾病综合征。本品可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但应适当补充盐皮质激素。本品推荐用于:(1)肌内注射治疗对全身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奏效的疾病;(2)直接注入有适应症的病患软组织;(3)关节内和关节周围注射治疗关节炎;(4)皮损内注射治疗各种皮肤病;(5)局部注射治疗某些足部炎性和囊性疾病。

丙戊酸钠缓释片

用于治疗全身性及部分发作性癫痫,以及特殊类型的综合症。1.全身性癫痫适用于: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及混合型发作。2.部分性癫痫适用于:简单部分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部分继发全身性发作。3.特殊类型综合症:West,Lennox-Gastaut综合症。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用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属风寒湿痹证者,症见:肌肉酸痛,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麻木僵硬等。

注射用胸腺肽

用于治疗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及肿瘤的辅助治疗。包括:1.各型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及肝硬化等;2.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3.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4.各种恶性肿瘤前期及化疗,放疗合用并用;5.红斑狼疮、风湿性及类风湿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格林巴利综合症等;6.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7.病毒性角膜炎、病毒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等;8.老年性早衰、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9.多发性疖肿及面部皮肤痤疮等,银屑病、扁平苔藓、鳞状细胞癌及上皮角化症等;10.儿童先天性免疫缺陷症等。

推荐医生更多

张彩东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余明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