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可采取抗纤溶治疗、补充血小板、肝素治疗、血小板输注、凝血因子替代疗法等措施。
1.抗纤溶治疗
抗纤溶治疗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活性来减少纤维蛋白降解,从而稳定凝血块。例如,使用氨甲苯酸可以阻断纤维蛋白溶解。此治疗适用于预防或减轻出血倾向明显的患者因过度纤溶引起的继发性出血。
2.补充血小板
补充血小板是针对缺乏血小板导致的出血性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其目的是增加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以促进止血。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人白介素-1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药物。此方法适合于治疗由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
3.肝素治疗
肝素治疗旨在抑制凝血过程中的凝血因子活化,防止新的血栓形成。静脉注射肝素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对于存在深静脉血栓风险或已发生血栓的患者,肝素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抗凝措施。
4.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输注是将来自供体的正常功能血小板输给接受者,以纠正血小板数量不足的情况。这是一种紧急措施,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需要立即执行。当患者存在急性巨球蛋白血症时,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血小板破坏加速,此时需要及时提升血小板水平以预防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
5.凝血因子替代疗法
凝血因子替代疗法是通过给予缺少的凝血因子来恢复正常的凝血功能。例如,缺乏因子Ⅷ的患者可以通过注射凝血因子Ⅷ制剂来进行治疗。此方法用于治疗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A和B。
在实施任何治疗前,应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此外,DIC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以支持机体对抗疾病。

2024-04-18 15:3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微血栓形成中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这种病理过程被称为DIC。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