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风湿免疫科>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换血治疗

医生回答(1)

杨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风湿免疫科

提问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治疗可能需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环磷酰胺和甲泼尼龙等治疗措施。
1.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通过分离血液中的致病性自身抗体和补体成分,从而清除这些异常物质。通常使用单采设备采集患者血液,分离出血浆后输入正常人血浆或白蛋白溶液。此方法主要用于清除体内循环中具有潜在致敏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如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等。
2.免疫吸附
免疫吸附利用特定的吸附剂捕获血液循环中的特定分子,例如免疫球蛋白E。在医疗环境中,这可通过连接到透析机上的吸附柱完成。该技术可用于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其他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活性。对于上述提到的问题并不直接相关。
3.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
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提供被动免疫保护,可暂时抑制某些自身免疫应答。其机制是由于含有多种抗体,能够中和特定的自身抗体。该方法常用于预防或治疗因缺乏某种抗体引起的感染,如新生儿溶血病。对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不直接发挥作用。
4.环磷酰胺
环磷酰胺是一种烷化剂类化疗药,能干扰DNA合成及生长繁殖,进而影响细胞增殖。主要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疾病的治疗,如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瘤等。对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有治疗效果。
5.甲泼尼龙
甲泼尼龙属于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一般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予。该药物适用于多种免疫相关疾病,如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对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针对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治疗需密切监测病情活动性和副作用风险,定期评估肾脏功能以调整治疗方案。

2024-05-03 17:5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