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老年人骨质疏松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补充说明:老年人骨质疏松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W 2022-03-07 18:1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老年人骨质疏松最早出现的症状包括骨痛、身高缩短、乏力、脊柱变形和骨折易发,这些症状可能提示骨质疏松,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1.骨痛
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骨量减少导致骨微结构破坏,骨骼承压能力下降,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发生骨折。当病变累及至骨膜时,可刺激周围神经产生疼痛。骨质疏松性疼痛通常发生在椎体、髋部和手腕等负重较大区域,但也可能出现在其他骨骼。
2.身高缩短
随着年龄增长,骨质流失加速,尤其是腰椎和胸椎处的压缩性骨折,会引起身高缩短的现象。身高缩短多为渐进性,且伴有驼背现象。
3.乏力
骨质疏松会使得机体肌肉附着点不稳定,从而影响到正常的运动功能,进而引发乏力的情况。乏力感常出现在下肢,尤其是在行走一段距离后更为明显。
4.脊柱变形
脊柱受到压力增加,可能会导致椎体前缘楔形变扁,脊柱逐渐失去正常生理曲度而向后侧弯曲,形成圆背或驼背畸形。脊柱变形主要表现在胸腰段,但也可波及其他节段。
5.骨折易发
由于骨密度降低,骨脆性增加,容易在外伤或日常活动中发生骨折。骨折易发的部位包括股骨颈、桡骨远端、腕骨等,这些部位的骨折风险高于其他部位。
针对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早期症状,建议进行骨密度测定以评估骨质情况。此外,还可以遵医嘱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如阿仑磷酸钠、利塞膦酸钠等,以及维生素D和钙补充剂来增强骨质。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均衡饮食,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适当的户外活动,如散步、太极等,可以促进身体对日光中紫外线的吸收,有利于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利用。
2024-04-12 20:4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所谓骨折,顾名思义,就是指骨头或骨头的结构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骨折发生后,离医院较近者,可直接送医院或叫救护车。离医院比较远的病人,必须进行简单的处理,以防在送医院途中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