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吞咽肌无力症状有哪些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吞咽肌无力可能导致吞咽困难、咳嗽能力减退、声音嘶哑、食物返流、体重减轻等症状,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评估。
1.吞咽困难
吞咽肌无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神经源性病变、肌肉本身功能障碍等。这些因素导致咽喉部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和放松,影响吞咽动作。吞咽困难可能导致食物滞留于口腔或食道中,进一步引发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
2.咳嗽能力减退
咳嗽是机体防御反射,通过声门关闭产生气压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吞咽肌无力时,会导致声门无法完全关闭,从而降低咳嗽效率。咳嗽能力下降可能导致痰液积聚,增加感染风险,同时也可能伴随有胸闷、气急等不适感。
3.声音嘶哑
当患者出现吞咽肌无力的情况时,由于喉部肌肉运动不协调,可能会导致声带振动异常,进而引起声音嘶哑的症状发生。声音嘶哑可能是急性喉炎、长期吸烟等原因引起的,通常伴有喉咙疼痛、干痒等症状。
4.食物返流
吞咽肌无力会影响食物顺利通过食管进入胃部,导致部分食物逆流入食管,引起食物返流。食物返流常见于慢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还可能出现烧心、嗳气等症状。
5.体重减轻
吞咽肌无力导致进食困难,长期摄入不足,能量消耗大于摄入,因此会出现体重减轻的现象。体重减轻可能伴随着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需要警惕营养不良等问题的发生。
针对吞咽肌无力的症状,建议进行电子喉镜、头颅MRI等检查以评估喉部结构和神经系统状况。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皮质类固醇、肉毒素注射或口服抗胆碱药,以及物理疗法。患者应避免食用过硬、过冷或难以咀嚼的食物,保持充足水分摄入,确保营养均衡,必要时可咨询营养师调整饮食。

2024-11-04 14:2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吞咽困难 (咽下困难)

正常吞咽功能发生障碍时称为吞咽困难,即食物从口腔至胃运过程中受到阻碍的一种症状,可由咽部、食管或喷门的功能或器质性梗阻引起。患者进食后即刻或8~10秒钟内在咽、胸骨后或剑突后粘着、停帶或哽塞感。

  • 症状起因:病因分类 (一) 口、咽和喉疾病 1、口炎、外伤。 2、咽、喉疾病:①扁桃体周围脓肿;②咽后壁脓肿;③咽、喉结核;④咽、喉白喉。 (二)食管疾病 1、食管炎:①非特异性食管炎;②消化性食管炎、消化性食管溃汤。 2、食管癌。 3、食管良性肿瘤。 4、食管“良性”狭窄。 5、食管憩室炎。 6、食管结核。 7、Barrett食管。 8、食管裂孔疝。 9、食管内异物。 10、食管黍膜下脓肿。 11、食管先天性疾病:①食管蹼;②先天性食管闭锁;③先天性食管狭窄;④先天性信管过短;⑤先天性食管扩张。 12、食管受压:①纵隔疾病;②心血管疾病;③甲状腺肿大。 (三)神经、肌肉疾病或功能失常 1、神经、肌肉器质性疾病①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疾病;②肌肉疾病;③结缔组织疾病;④全身性感染和中毒。 2、神经、肌肉功能失常①贲门痉挛;②缺铁性吞咽困难;③弥漫性食管痉挛;④精神性贲门失弛缓症。 机理 正常吞咽动作包括口咽、食管上扩约肌、食管本身和食管下括约肌等四个阶段,其中某一个阶段发生障碍时,均可引起吞咽困难。 1、口咽阶段 吞咽动作的起始阶段,食物通过口咽部,正常情况下仅历时一秒种左右,涉及口咽肌的随意运动。当口咽部有炎症或创伤等病伤时,患者可因疼痛不敢吞咽。当面肌(Ⅶ脑神经)。舌肌(Ⅶ脑神经)腭弓和咽缩肌(Ⅸ、Ⅹ脑神经)麻痹时均影响吞咽动作,后组颅神经(Ⅸ、Ⅹ、Ⅶ)脑神经)损害引起廷髓麻痹出现吞咽困难。 2、食管上扩约肌阶段 每次吞咽动作开始后,食管上扩约肌即行松弛,然后出现食管蠕动,食团顺利通过 。当支配该部的迷走神经、吞咽神经失常时可引起食管上括约肌功能失常,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 3、食管本身阶段 食管本身吞咽困难的原因,主要是食管腔内机械性梗阻或闭塞,如食管癌、食管良性狭窄等;食管壁外来性压迫,如胸内甲状腺肿大、主动脉瘤等;食管蠕坳减弱、食管蠕动减弱、消失或异常,如弥漫性食管痉挛、皮肌炎、硬皮病等。均可引起吞咽困难。 4、食管下括约肌阶段 食管下括约肌引起吞咽困难主要机理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失弛缓,多见于贲门痉挛;也见于食管下端机械性梗阻,如食管下段癌、贲门癌、食管良性狭窄等。

  • 可能疾病: 原发性淋巴瘤 淋菌性咽炎 食管肿瘤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耳鼻喉

推荐医生更多

张彩东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余明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