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31危险吗

医生回答(1)

荀巍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凝血酶原时间31秒属于明显延长,存在出血的风险较高。
凝血酶原时间用于评估外源性凝血途径是否完整,其数值偏高时,说明机体凝血功能出现异常,此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而血栓脱落可能会引起脑梗死、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该指标的异常需要及时处理,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注射用血凝酶、维生素K1注射液等药物治疗。
凝血酶原时间31秒还可能与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有关,如血友病A或B,这是一组由于遗传性凝血因子Ⅷ缺乏导致的出血性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出血风险。
在临床上,凝血酶原时间是判断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重要指标之一。若检测结果为31秒,则表明凝血功能异常,应进一步完善DIC全套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2024-03-15 00:1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脑梗死 (脑梗塞)

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I)是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脑梗死发病24~48h后,脑CT扫描可见相应部位的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晰,可有一定的占位效应。脑MRI检查能较早期发现脑梗死,表现为加权图像上T1在病灶区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MRI能发现较小的梗死病灶。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