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治疗

医生回答(1)

雷进俊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血液科

提问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可能包括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抑制、血小板破坏、血小板生成抑制、骨髓移植等方法。
1.血小板减少
通过化疗、靶向治疗等手段降低血小板数量。用于控制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血小板过度增生。
2.血小板功能抑制
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以阻断血小板活化及黏附。适用于预防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发生血栓事件。
3.血小板破坏
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利妥昔单抗等非特异性清除异常血小板。适合急性发作期或需要快速降压时使用。
4.血小板生成抑制
运用羟基脲、干扰素等药物直接调控巨核细胞分化与增殖。主要用于稳定期管理以及辅助降低高危风险。
5.骨髓移植
将健康供体的造血干细胞通过移植手术输入患者体内重建其造血系统。对于年轻且符合条件者是一种根治性选择。
在接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治疗期间,建议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和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

2024-03-07 08:0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大黄 虫丸

1.肝胆病: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脂肪肝、肝脾肿大、梗阻性黄疸;急慢性胆囊炎等。2.妇科病:闭经、月经病、子宫肌瘤、乳腺增生、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结核、不孕症。3.心脑血管病:脑血栓、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血淤头痛、高血压。4.血液病:高粘血症、高脂血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5.癌症:原发性肺癌、肝癌、宫劲癌。6.胃肠病: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不良、便秘、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等。7.外科疾病:创伤骨折、外伤疼痛、腰肢冷痛、坐骨神经痛、劳伤过度、腹膜炎、肠粘连、肛裂、周围血管病、颈淋巴结核、鹤膝病等。8.皮肤病:鱼鳞癣、牛皮癣、颜面色素沉着等。

阿司匹林肠溶片

抑制下述情况时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流障碍所至的心脏疼痛) ;急性心肌梗塞 ;预防心肌梗塞复发 ;动脉血管的手术后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主动脉冠状动脉静搭桥术,PTCA) ;预防大脑一过性的血流减少(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已有前驱症状,如面部或手臂肌肉一过性瘫痪或一过性失明)后预防脑梗塞。

蚓激酶肠溶胶囊

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使过高的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凝集率降低,改善症状并防止病情发展。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