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多少值引发核黄疸?

精选回答(1)

王淑芬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特别是儿科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新生儿疾病等有成熟的经验。

提问

通常情况下,超过40秒可能会引发核黄疸。

核黄疸是一种新生儿疾病,是指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过高,导致皮肤、眼球等部位颜色变黄的疾病。可能是因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肝脏功能不成熟,胆红素无法正常代谢,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出现皮肤、眼球等部位变黄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在出生后24小时之内出现黄疸,在48小时内达到高峰,在3-5天后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如果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可能会引发核黄疸。

如果出现核黄疸,需要及时就医,通过蓝光照射治疗,促进胆红素的排泄。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肝酶诱导剂,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同时,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血浆置换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况以及食欲情况。如果出现异常,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2021-11-17 20:5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核黄疸 (胆红素脑病)

由于胆红素沉积在基底神经节和脑干神经核而引起的脑损害。

  • 症状起因:胆红素能紧紧地结合在血清白蛋白上,不能自由通过血脑屏障,只要白蛋白上有胆红素结合位点就不会引起核黄疸。血清胆红素显著升高,血清白蛋白浓度低或血清中有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结合位点的物质,如游离脂肪酸,氢离子,某些药物包括磺胺药,头孢菌素和阿司匹林,均可增加核黄疸的危险性。早产儿由于血清白蛋白浓度低而处于核黄疸的危险之中。在饥饿,败血症,呼吸窘迫或代谢性酸中毒的新生儿血清中,竞争性分子(如游离脂肪酸和氢离子)可能升高,这些情况使处于任何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新生儿有增加发生核黄疸的危险性。

  • 可能疾病: 母乳性黄疸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 脑瘫 黄疸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儿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