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甲巯咪唑> 甲巯咪唑对肾的副作用

精选回答(1)

邓洪容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糖尿病、甲亢、甲减、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炎、痛风等疾病的诊治。

提问

甲巯咪唑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药物性肾病等肾脏副作用,同时也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肝功能异常。
1.肾功能损害
甲巯咪唑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而影响肾脏代谢,导致肾功能受损。可能导致尿量改变、水肿等,严重时可引起急性肾衰竭。
2.药物性肾病
甲巯咪唑可能引起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攻击肾脏,引发炎症和损伤。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等症状,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慢性肾衰竭。
3.血小板减少症
甲巯咪唑可能会干扰巨核细胞的分化和成熟,间接影响血小板生成。易出现出血倾向,严重者可能出现自发性出血。
4.中性粒细胞减少
甲巯咪唑会直接或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抑制中性粒细胞生成。会导致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5.肝功能异常
甲巯咪唑可以引起肝脏胆汁分泌增多,导致肝细胞损伤。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长期可致肝硬化。
服用甲巯咪唑期间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液学指标,以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副作用。

2024-03-07 11:14

举报

医生回答(1)

刘国发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甲巯咪唑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药物性肾病等肾脏副作用,同时也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肝功能异常。
1.肾功能损害
甲巯咪唑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导致利尿剂作用增强,进而引起水、电解质失衡,间接加重肾脏负担。可能导致水肿、高血压等,严重时可诱发或加重肾衰竭。
2.药物性肾病
甲巯咪唑是一种免疫调节药物,可能通过影响机体免疫应答而引发肾部组织的炎症和损伤。具体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等症状,长期发展可能会导致慢性肾衰竭。
3.血小板减少症
甲巯咪唑可以干扰巨核细胞的分化和成熟过程,从而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可能出现出血倾向,严重者可有自发性出血。
4.中性粒细胞减少
甲巯咪唑能够直接杀伤白细胞,其中以中性粒细胞最为敏感。患者易感染细菌,出现发热、寒战、头痛、乏力等症状。
5.肝功能异常
甲巯咪唑会诱导肝脏产生炎性因子,这些因子进一步刺激肝细胞增生和坏死,导致肝功能受损。临床症状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等,严重时可引起黄疸和凝血功能障碍。
服用甲巯咪唑期间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液学指标,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副作用。

2024-02-11 09:0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肾病

肾病,肾脏的各种病证。人体脏腑之间,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均保持着动态平衡。内外界多种致病因素如果破坏了人体的平衡,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病及于肾,则引起肾脏疾病的产生。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