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下肢无力> 下肢无力肌肉萎缩的原因

精选回答(2)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擅长:常见的临床症状如头痛、头晕、抑郁等,以及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病、运动障碍疾病等

提问

下肢无力肌肉萎缩可能是肌营养不良症、周围神经病变、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多发性肌炎、运动神经元病等疾病的表现,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肌营养不良症
肌营养不良症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肌肉疾病,会导致肌肉逐渐失去力量和功能,从而出现下肢无力的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辅酶Q10、维生素E等药物进行治疗。
2.周围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外周神经系统中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或混合神经受到损伤或炎症的影响,导致神经传导障碍。当受损部位涉及到运动神经时,就会出现下肢无力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来进行治疗。
3.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是一种由于缺乏维生素B12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会影响大脑和脊髓的功能,包括运动控制。这可能导致下肢无力和肌肉萎缩。补充维生素B12是治疗的主要手段,可通过口服或注射给予。例如,患者可以遵照医生指导通过口服维生素B12片或者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的方式进行治疗。
4.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肌病,主要累及横纹肌,临床特征为受累骨骼肌的炎症、水肿、坏死和纤维化。重症肌无力是其常见症状之一,常表现为下肢无力。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及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5.运动神经元病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由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以肌无力、肌肉萎缩、肢体瘫痪为主要表现。下肢无力是其典型症状之一。患者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利鲁唑、依达拉奉等神经营养药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进行神经电生理测试、血液生化检查以及基因检测,以便监测病情变化和评估治疗效果。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下肢无力肌肉萎缩,应遵循医嘱选择合适的康复训练方案,如渐进式阻力锻炼和平衡练习,以维持和改善肌肉功能。

2024-04-11 12:44

举报

袁俊丽 主任医师 邯郸市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脑血管病,脑炎,痴呆,多发性硬化症,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

提问

下肢无力肌肉萎缩很可能是长时间缺乏锻炼引起的,但也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原因引起的,要及时就医治疗。

1、长时间缺乏锻炼

长时间不运动的人,肌肉力量比较薄弱,长时间不运动,可能会出现下肢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可以适当参加体育运动,比如跑步、跳绳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同时,可以通过局部推拿、按摩等方式缓解。

2、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可能会导致椎间盘缺乏血液供给,使椎间盘修复能力减弱,长期以往可能会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出现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可以遵医嘱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等药物治疗,同时也可以通过牵引疗法、磁疗等方式改善。必要时可以通过半椎板切除术、开窗式髓核摘除术等方式治疗。

3、颈椎病

颈椎长时间受压,可能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通畅,出现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可以遵医嘱口服甲钴胺胶囊、维生素B12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同时可以通过牵引疗法、磁疗等方式改善。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脑血栓、脑梗死等原因引起的,可以到医院就诊治疗。

2021-08-26 17:2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间盘突出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 多发人群:成年人

  • 临床检查: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 —— 5000元)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