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骨科> 小儿脾大> 小儿脾大的原因和危害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小儿脾大可能由寄生虫感染、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肝硬化、巨球蛋白血症、脾功能亢进等病因引起,导致脾脏血液回流受阻,脾脏充血肿大。脾大可能导致脾功能亢进,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严重时可引起贫血、血小板减少等问题,需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1.寄生虫感染
由于寄生虫在体内繁殖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反应,导致脾脏肿大。寄生虫感染可能导致腹泻、发热等症状。抗寄生虫药物如阿苯达唑可用于治疗寄生虫感染。
2.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红细胞破坏加速,导致贫血和脾脏肿大。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骨髓移植可能是治疗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3.肝硬化
肝硬化时肝脏组织受到严重损害,脾脏会代偿性增大以补偿部分肝脏的功能。这主要是因为门脉高压引起的脾脏充血所致。患者可能有腹水、腹部膨胀等征象。利尿剂螺内酯片、片可减轻水肿,非甾体抗炎药美沙拉嗪肠溶片、奥沙拉秦钠胶囊可以控制炎症。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血液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单克隆IgM增多并伴有脾脏肿大。脾脏肿大是因为浆细胞增殖所导致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疲劳无力的症状。环磷酰胺注射液、龙片、甲泼尼龙片等化疗药物可用于治疗巨球蛋白血症。
5.脾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是指脾脏异常增大,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进而影响正常的造血功能。此时脾脏会过度吞噬血液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从而引起脾脏肿大。患者还可能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等症状。脾切除术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主要手段,通过手术将脾脏完全摘除,能够有效缓解相关不适症状。
针对小儿脾大的情况,建议进行血常规、血生化以及骨髓穿刺等检查,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排除潜在的血液系统疾病。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可能存在寄生虫的水源和食物,同时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2024-03-05 14:5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脾大

脾脏增大是婴儿及儿童时期的常见体征,一般见于全身性疾患,如感染、血液病、代谢病、肿瘤等,仅限于脾脏本身的疾病则少见。急性感染时,常于数天内即见脾脏充血,可在左肋缘下触及;慢性感染所致的脾大则主要由于增生性浸润。应当指出,在多数早产儿及30%的足月儿,刚出生后即可摸到脾脏,5~6个月的正常婴儿则仅有15%可以触及,此后一般不能触到,至3~4岁时只有极少数偶能触及。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