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神经外科>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怎么办

精选回答(2)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擅长:常见的临床症状如头痛、头晕、抑郁等,以及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病、运动障碍疾病等

提问

通常情况下,颅内压增高要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治疗,可能是高血压、脑出血、脑积水、脑肿瘤、脑炎等原因引起的。

1、高血压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高血压,没有及时控制血压,导致血压持续升高,可能会引起颅内压增高。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吃油脂含量过高的食物,比如红烧肉、油条等。

2、脑出血

脑出血可能是长期吸烟、患有高血压等原因引起的。当患者脑出血以后,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肢体无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3、脑积水

脑积水可能是脑出血、脑梗死等原因引起的。当患者脑出血以后,可能会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从而引起脑积水。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注射液、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4、脑肿瘤

脑肿瘤是指发生在颅腔内的神经系统肿瘤,包括神经上皮组织肿瘤、脑膜瘤等。脑肿瘤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呕吐、视力减退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氨蝶呤片、注射用氟尿嘧啶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脑肿瘤体积较大,还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

5、脑炎

脑炎是指脑实质受病原体侵袭导致的炎症性病变,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抽搐、昏迷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脑炎比较严重,出现了脑水肿的情况,可以遵医嘱通过脑室外引流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同时,建议患者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熬夜。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3-07-23 02:35

举报

苏志新 主治医师 邵阳市中医医院 三甲

擅长:恶性肿瘤的中西医诊治,尤其擅长肺癌、肠癌、鼻咽癌、淋巴瘤、肝癌等恶性肿瘤的化、放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及中医药减毒增效治疗。

提问

颅内压增高,建议积极治疗,避免颅内脑血管病变,以免脑血管意外。卢内压增高的病变原因有多种,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标本兼治,治标应采取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治疗。对于脑损伤、颅内肿块、脑出血可选择开颅手术治疗。颅内肿瘤不宜手术治疗的,可选择局部放疗治疗。

2017-11-26 12:30

举报

医生回答(2)

闵春水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颅内压增高可以通过、甘露醇、乙酰唑胺、去甲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
通过增加尿液排泄来降低颅内压力,通常静脉注射给药。该药物具有强大的利尿作用,能迅速降低颅内压力,缓解脑水肿。适用于急性颅内高压患者。
2.甘露醇
甘露醇可通过快速渗透性利尿作用促进水分从体内排出,从而减轻脑水肿和颅内压力。甘露醇能够迅速提高血浆渗透浓度,促使组织间液水分向血循环移动,减少脑组织体积。适用于急性颅内高压伴有脑水肿者。
3.乙酰唑胺
乙酰唑胺可抑制碳酸酐酶活性,减少眼房水分泌,降低眼内压,进而间接降低颅内压力。此药通过减少眼房水分泌量、延缓眼房水更新速率来控制眼内压上升。适用于慢性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
4.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α受体激动剂,能够收缩血管,降低颅内血管阻力,从而降低颅内压力。该药物能够选择性地收缩脑血管,改善脑灌注,防止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适用于颅内压增高的辅助治疗。
5.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是局部麻醉药,可用于缓解头痛等症状。本品有稳定细胞膜的作用,能对抗5-羟色胺、缓激肽等致痛物质对神经末梢的刺激而产生镇痛效果。可有效缓解由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痛。
在处理颅内压增高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电解质水平,以免过度利尿导致低钠血症。同时,建议定期复查头部影像学检查,如MRI或CT扫描,以评估颅内压的变化情况。

2023-12-27 10:43

举报

贺阳平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颅内压增高可以通过、甘露醇、乙酰唑胺、去甲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
通过增加尿液排泄来降低颅内压力,通常静脉注射给药。该药物具有强大的利尿作用,能迅速降低颅内压力,缓解脑水肿。适用于急性颅内高压患者。
2.甘露醇
甘露醇可通过快速渗透性利尿作用促进水分从体内排出,从而减轻脑水肿和颅内压力。甘露醇能够迅速提高血浆渗透浓度,促使组织间液水分向血循环移动,减少脑组织体积。适用于急性颅内高压伴有脑水肿者。
3.乙酰唑胺
乙酰唑胺可抑制碳酸酐酶活性,减少眼房水分泌,降低眼内压,进而间接降低颅内压力。此药通过减少眼房水分泌量、延缓眼房水更新速率来控制眼内压上升。适用于慢性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
4.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α受体激动剂,能够收缩血管,降低颅内血管阻力,从而降低颅内压力。该药物能够选择性地收缩脑血管,改善脑灌注,防止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适用于颅内压增高的辅助治疗。
5.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是局部麻醉药,可用于缓解头痛等症状。本品有稳定细胞膜的作用,能对抗5-羟色胺、缓激肽等致痛物质对神经末梢的刺激而产生镇痛效果。可有效缓解由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痛。
在处理颅内压增高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电解质水平,以免过度利尿导致低钠血症。同时,建议定期复查头部影像学检查,如MRI或CT扫描,以评估颅内压的变化情况。

2015-05-29 16:4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颅内压增高

正常人颅内有一定压力,称为颅内压(简称颅压),通常是指在水平卧位、身体松弛的状态下,经腰椎穿刺接上一定内径的管子所测得压力,因而又确切地称之为脑脊液压力。侧卧位测量成年人平均脑脊液压力超过1.96kPa(相当200mm水柱)时,称为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是临床常见的许多疾病共有的一组症候群。

  • 症状起因:凡能引起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的病变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常见的病因有: 1、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肿瘤、血肿脓肿囊肿、肉芽肿等,既可占据颅腔内一定的容积,又可阻塞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影响其循环及吸收。此外,上述病变均可造成继发性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 2、颅内感染性疾病:各种脑膜炎脑炎、脑寄生虫病,既可以刺激脉络丛分泌过多的脑脊液,又可以造成脑脊液循环受阻(梗阻性及交通性脑积水)及吸收不良;各种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的毒素可以损伤脑细胞及脑血管,造成细胞毒性及血管源性脑水肿;炎症、寄生虫性肉芽肿还可起到占位作用,占据颅腔内的一定空间。 3、颅脑损伤:可造成颅内血肿及水肿。 4、脑缺氧:各种原因造成的脑缺氧如窒息、麻醉意外、CO中毒,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肺性脑病、癫痫持续状态重度贫血等,均可造成脑缺氧,进一步引起血管源性及细胞毒性脑水肿。 5、中毒:铅、锡、砷等中毒。某些药物中毒,如四环素、维生素A过量等。自身中毒如尿毒症、肝性脑病等,均可引起脑水肿,促进脉络丛分泌脑脊液,并可损伤脑血管的自动调节作用,而形成高颅压。 6、内分泌功能紊乱:年轻女性、肥胖者,尤其是月经紊乱及妊娠时,易于发生良性颅内压增高可能与雌激素过多、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少而产生的脑水肿有关。肥胖者可能与部分类固醇溶于脂肪组织中不能发挥作用而造成相对性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少有关。

  • 可能疾病: 猪带绦虫病 硬脊膜脓肿 硬脑膜脓肿 肺炎球菌脑膜炎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神经、脑外科

推荐医生更多

王智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倪少滨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徐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