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脏> 体外循环技术新进展

体外循环技术新进展

发病时间:不清楚

体外循环技术新进展

补充说明:体外循环技术新进展

a******W 2015-02-20 18:35

感染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肺水肿 损伤 体外循环 心脏搭桥手术 手术 心脏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2)

张思芬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体外循环技术的新进展包括体外循环管理优化、血小板功能监测、术后管理精细化以及免疫调节策略的实施。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恶化,应立即就医。
1.体外循环管理优化
通过改进体外循环设备的设计、操作流程及监控手段,减少并发症风险。优化管理可降低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从而预防心源性休克。
2.血小板功能监测
利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术前及术后一定时间内采集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评估其血小板活性水平。此方法有助于识别可能存在的凝血异常,指导临床决策并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
3.术后管理精细化
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液体出入量平衡以及早期活动康复等措施,在术后特定时间段内执行。精细管理能够有效防止因术后身体机能下降导致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如肺水肿。
4.免疫调节策略
采用多种方式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如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等。这些策略旨在控制过度或不适当的免疫反应,减少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炎症反应。
在实施体外循环技术时,应考虑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风险。同时建议定期评估患者的恢复进度,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024-02-21 13:06

举报

朱子强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心脏手术常规采取体外循环,这种技术有很久的历史了,技术本身很成熟,再加上医务人员的自身素质,体外循环基本是开胸直视心脏手术的首选;非体外循环,已经很少使用了,而且随着体外循环地推广,非体外循环技术基本废弃了

2015-02-20 18:3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