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产科> 引产> 子宫破裂护理查房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子宫破裂的护理查房应包括补液治疗、抗感染治疗、镇痛治疗、子宫修复术和腹腔镜下修补术等措施。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补液治疗
补液治疗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血浆或白蛋白溶液来维持患者的有效循环血容量,防止脱水和电解质失衡。此措施有助于恢复患者的液体平衡,支持子宫破裂后的生理需求,预防休克及相关并发症。
2.抗感染治疗
抗感染治疗通常包括使用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遵循医嘱执行疗程。子宫破裂可能导致细菌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抗感染治疗可预防继发性感染。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是必要的,以减少母儿并发症风险。
3.镇痛治疗
镇痛治疗可能包括口服非处方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严重时需注射阿片类药物如注射液。有效的镇痛管理可减轻产妇因子宫破裂引起的剧烈疼痛,提高舒适度并促进后续评估及诊疗工作。
4.子宫修复术
子宫修复手术通常采用开腹或腹腔镜技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完成,由专业妇科医生操作。该手术旨在缝合裂口、重建子宫结构,对于防止出血、减少远期并发症有益处。术后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伤口愈合情况。
5.腹腔镜下修补术
腹腔镜下修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利用腹壁小切口置入微型器械进行观察和操作,需要特殊训练的外科医师执行。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适合于诊断和治疗多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腹膜炎。腹腔镜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病变部位及其周围组织结构,为准确判断病因提供依据。
产后子宫恢复期间,建议增加蛋白质摄入,如鸡蛋、瘦肉,以支持身体修复受损组织。同时应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子宫恢复过程。

2024-01-14 23:27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芯蕾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子宫破裂护理查房是相当重要的,要想知道子宫破裂护理查房的正确方法,首先要清楚这个疾病的缘由,才能对子宫破裂护理查房做的更加好。子宫瘢痕导致的子宫破裂虽可发生在妊娠后期,但多数在临产后,一般先兆不明显,仅有轻微腹痛,子宫瘢痕处有压痛,此时要警惕可能亦有瘢痕裂开,但因胎膜尚未破裂,故胎位可摸清,胎心好,如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母婴预后好。子宫破裂的处理原则 由于症状轻,易被忽视。当裂口扩大,羊水、胎儿和血液进入腹腔才有类似完全破裂的症状和体征出现,但无撕裂样疼痛。有的瘢痕破裂出血很少,产妇感到阵缩停止,胎动消失外,无其他不适,待2~3天后可出现腹胀、腹痛等腹膜炎症状。 应用缩宫素不当所致的子宫破裂,在用药后子宫强烈收缩,突感撕裂样腹痛,腹部检查有子宫破裂的体征。

2015-02-09 10:2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是指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于分娩期或妊娠期发生裂伤,为产科严重并发症,威胁母儿生命。主要死于出血、感染休克。随着产科质量的提高,城乡妇幼卫生保健网的建立和逐步健全发生率显著下降。城市医院已很少见到,而农村偏远地区时有发生。子宫破裂绝大多数发生于妊娠28周之后,分娩期最多见,目前发生率控制在1‰以下,产妇病死率为5%,婴儿病死率高达50%~75%甚至更高。

适用药品

硅凝胶

该产品用于处理旧的或新的,由烧伤、一般外科手术和外伤导致的疤痕造成的肥厚性瘢痕和瘢痕疙瘩。

氟康唑胶囊

本品主要用于以下适应症中病情较重的患者: 1.念珠菌病: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道念珠菌感染;播散性念珠菌病,包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尚可用于骨髓移植患者接受细胞毒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时,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 2.隐球菌病:用于治疗脑膜以外的新型隐球菌病;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本品可作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初治后的维持治疗药物。 3.球孢子菌病。 4.用于接受化疗、放疗和免疫抑制治疗患者的预防治疗。 5.本品亦可替代伊曲康唑用于芽生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的治疗。

维生素C片

1.用于防治坏血病,也可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辅助治疗。克山病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可用大剂量本品治疗。2.用于慢性铁中毒的治疗(维生素C促进去铁胺对铁的络合,使铁排出加速)。3.用于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治疗有效。4.用于治疗硬化、急性肝炎和砷、汞、铅、苯等慢性中毒时肝脏的损害。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本品为局麻药及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浸润麻醉、硬膜外麻醉、表面麻醉(包括在胸腔镜检查或腹腔手术时作黏膜麻醉用)及神经传导阻滞。本品也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亦可用于洋地黄类中毒、心脏外科手术及心导管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本品对室上性心律失常通常无效。

推荐医生更多

李瑾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天津爱维医院

吴秀芝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常州花园医院妇科

韩筱兰 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蒲春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马春云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陈晓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