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外周血有核红细胞
补充说明:外周血有核红细胞
a******W 2014-12-29 09:46
有核红细胞 溶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低色素性贫血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外周血有核红细胞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由于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
1、生理性因素
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可能是由于大量出汗、大量喝水、喝浓茶等生理性因素引起的。通常情况下,大部分的红细胞都是正常的,但也有部分红细胞可能会出现核形态异常,如中间型、周边型等。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在平时注意多喝水,避免喝浓茶,注意休息。
2、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可能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引起的。由于红细胞破坏的过程中,骨髓中的正常造血细胞会被破坏,从而导致外周血中出现核红细胞。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醋酸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可能与遗传、理化因素、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主要表现为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同时还会伴有血小板减少,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来那度胺胶囊、沙利度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
4、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白血病细胞分化障碍、增殖失控、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患者主要表现为异常出血、发热、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核红细胞增多。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伊马替尼、尼洛替尼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
5、骨髓纤维化
骨髓纤维化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可能与物理因素、化学因素、遗传因素等因素有关。患者主要表现为脾脏进行性肿大,伴随有不同程度的骨髓造血细胞增生,从而出现上述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来那度胺胶囊、沙利度胺片等药物进行
2018-07-28 10:36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外周血有核红细胞见于:
1、溶血性贫血:RBC被大量破坏,机体相对缺氧,RBC生成素水平增高,骨髓红系 增生,网织红细胞和
部分幼稚红细胞提前释放入血,说明骨髓有良好 的调节功能。
2、造血系统恶性疾病: 骨髓充满大量白血病细胞使幼红细胞提前释放,有核红细胞 以中幼晚幼为主。
3、慢性骨髓增生疾病: 骨髓纤维化使有核红细胞来自髓外造血和纤维化的骨髓。
4、脾切除: 骨髓中有个别有核红细胞能达到髓窦,当脾被切除后,不能被脾脏扣留从 而释放入血[3]
2014-12-29 09:46
举报正常成人外周血中不能见到,在出生1周之内的新生儿外周血中可见到少量。成人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均属病理现象。可见于:①增生性贫血:最常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严重的低色素性贫血。以出现晚幼红细胞或中幼红细胞为多见。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表示骨髓中红细胞系增生明显活跃;②红血病、红白血病:骨髓中幼稚红细胞异常增生并释放入血,以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为多见;③髓外造血:骨髓纤维化时,脾、肝、淋巴结等组织恢复胚胎时期的造血功能,这些组织因缺乏对血细胞释放的调控能力,幼稚血细胞大量进入外周血。各发育阶段的幼红细胞都可见到,并可见到幼稚粒细胞及巨核细胞;④其他:如骨髓转移癌、严重缺氧等。
2014-12-29 09:46
举报向医生提问
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如要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许多疾病如慢性贫血、肾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甚至缺铁性贫血都会有红细胞的破坏过多,但溶血性贫血则是指红细胞破坏过多、过快为导致贫血之主要因素。
福乃得维铁缓释片
用于明确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
绝对和相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由于铁摄入量不足或吸收障碍、急性或慢性失血以及各种年龄患者的感染所引起的隐性或显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妊娠与哺乳期贫血的治疗。
腺苷钴胺片
主要用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妊娠期贫血、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根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麻痹。也可用于营养性疾患以及放射线和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辅助治疗。
乌苯美司胶囊
本品可增强免疫功能,用于抗癌化疗、放疗的辅助治疗,老年性免疫功能缺陷等。 可配合化疗、放疗及联合应用于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及造血干 细胞移植后,以及其它实体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