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强迫观念强迫思维
补充说明:强迫观念强迫思维
a******W 2014-12-02 21:1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强迫观念强迫思维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药物因素、精神疾病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1、遗传因素
如果家族中患有强迫观念的患者,可能会增加下一代患有强迫观念的风险。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氟西汀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2、心理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工作、学习压力过大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心理压力过大,从而诱发强迫观念强迫思维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户外爬山、游泳等体育锻炼,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疏导治疗。
3、社会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不良的生活环境中,如过度紧张、焦虑等,可能会诱发强迫观念强迫思维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调整心情,可以多到户外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氟西汀胶囊、盐酸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
4、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盐酸氯丙嗪片、盐酸氟西汀胶囊等药物,可能会导致大脑神经递质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强迫观念强迫思维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停止服用上述药物,以免加重病情。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利培酮、阿立哌唑等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
5、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引起的。患者一般会表现为焦虑、强迫思维、强迫行为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氮平、利培酮等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7-10-01 09:18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从你的描述来看,是强迫症,主要表现强迫思维,强迫症是很常见的轻型精神障碍,强迫症跟神经质不一样,但是也是神经症的一种,建议你到精神科专科医院或者是综合医院的精神科治疗,不是严重的心里毛病,但是与你的性格有关,建议你抓紧时间治疗,不然后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强迫行为的。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心病得心医,药物治标不治本,而且有依赖性与副作用,建议您向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来调整,以免影响您的生活。
2014-12-02 21:18
举报你好,看了你的症状,应该属于强迫思维,强迫思维的人不是很普遍的。强迫思维有点属于神经质,但不尽相同,强迫性思维的出现或加重多发生于有精神紧张因素存在或有心理压力,心理矛盾的状态。首先你要消除精神紧张因素,改善心理状态,淡化对强迫性思维的恐惧,转移对强迫症的注意,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工作、学习和业余兴趣上,尤其是当自己强迫性思维出现时,若能及时去注意别的事情,去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转移自己对强迫性思维的注意,也就能避免心理矛盾和痛苦。希望我的回答有一点帮助,祝早日康复。
2014-12-02 21:18
举报向医生提问
神经质是在神经质性格基础上产生的。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任何人都可能发生神经质症症状。如第一次在众人面前讲话感到紧张而不知所措;听到有人谈论艾滋病、癌症就感到非常可怕;见到邻居被窃,自己变得格外小心等。对于性格健全的人,上述反应仅是短暂的,一过性的。而神经质性格的人,在面临心理困难时,精神上会出现强烈的不安,并由此导致错误的认识,把健康人都有的不安和不适感等心身、生理变化,误认为病态或异常。患者本人高度注意这些“病态或异常”,并企图排除之。但这些不安和不适的特点是越注意它,越努力想排除它,反而会表现得越严重,结果形成了注意与病觉的恶性循环,致使症状加重。病人陷于与症状苦战苦斗的精神冲突状态中,感到非常痛苦。病人想排除“病态或异常”的欲望越强烈,症状反而越加重。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症(MD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复合包装
本品在与孕激素联合使用建立人工月经周期中用于补充主要与自然或人工绝经相关的雌激素缺乏:血管舒缩性疾病(潮热),生殖泌尿道营养性疾病(外阴阴道萎缩,性交困难,尿失禁)以及精神性疾病(睡眠障碍,衰弱)。预防原发性或继发性雌激素缺乏所造成的骨质丢失。
安神补脑液
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用于肾精不足、气血两亏所致的头晕、乏力、健忘、失眠;神经衰弱症见上述证候者。
长春胺缓释胶囊
1.本品用于治疗衰老期心理行为障碍(如警觉性和记忆力丧失、头晕、耳鸣、时间与空间定向力障碍、失眠)。2.也可用于急性脑血管病及脑外伤后综合征。3.可用于治疗缺血性视网膜疾病。耳、鼻、喉科治疗方面,可用于治疗耳蜗前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