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大便很黏
补充说明:大便很黏
a******W 2014-11-11 10:1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3)
大便很黏一般可能与饮食不当、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慢性结肠炎、肠道息肉等原因有关,需要根据不同原因采取对应处理。
1、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吃高脂肪、高糖分、高油腻的食物,就会导致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下降,使食物中的水分无法被肠道吸收,就会导致大便很黏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调整好饮食结构,尽量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2、消化不良
如果患者存在暴饮暴食的不良饮食习惯,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使食物中的水分被肠道吸收,就会出现大便很黏的现象。患者可以通过按摩腹部的方式,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不适症状。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主要是因为肠道中的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后,使胃肠道蠕动减慢,导致食物中的水分被肠道吸收,就会出现大便很黏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乳酸菌素片等药物进行调理。同时,患者还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4、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主要是因为遗传、感染、免疫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引起的。慢性结肠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泻、黏液便、腹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大便很黏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乳酸菌素片等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
5、肠道息肉
肠道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发生隆起性病变,可能与长期吸烟酗酒、长期食用高脂食物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腹部不适、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内镜下息肉摘除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2019-02-16 16:12
举报您提出的问题,大便总是排除发黏的东西是哪里不好?一般情况下可能与肠道疾病有关系,比如结肠炎直肠炎等。建议到正规三甲以上医院消化内科检查一下,可以做大便常规检查,直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等。查找病因对症治疗。生活中注意调养,按时作息,少熬夜,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忌食辛辣冷硬等刺激性食物。一
2018-11-16 17:54
举报建议肠道功能要调理一下,可以吃低聚果糖,其中的FOS可使肠道中的双歧杆菌快速增殖、抑制有害菌繁殖,减少毒素的产生,并促进肠道蠕动排出体内有害物质,有助于净化血液、提高免疫力。不要吃太多容易上火的食物了,肠道功能要调理一下,可以吃低聚果糖,其中的FOS可使肠道中的双歧杆菌快速增殖、抑制有害菌繁殖,减少毒素的产生,并促进肠道蠕动排出体内有害物质,有助于净化血液、提高免疫力。
2018-03-19 14:50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大便很黏可以考虑饮食纤维增加、益生菌补充、腹部按摩、中药调理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饮食纤维增加
通过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片、新鲜蔬菜水果等来提高肠道蠕动频率及改善排便质量。膳食纤维具有吸水膨胀特性,在结肠内形成柔软且易于排出的大便;长期缺乏可导致便秘发生。
2.益生菌补充
通过口服益生菌制剂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来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 益生菌能够抑制有害细菌过度繁殖,促进有益菌群定植并产生短链脂肪酸,改善消化吸收功能以及维护正常免疫应答;对于某些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消化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有积极作用。
3.腹部按摩
顺时针方向轻柔地对腹部进行旋转式按压数分钟。此方法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缓解腹胀不适感;但须注意力度适中以防造成损伤。
4.中药调理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枳实导滞丸、保和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上述药物均具有消食化积的功效,从而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症状。
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饭前洗手,不吃变质食物,以免引起胃肠炎,加重腹泻症状。同时还要多喝水,以免出现脱水现象。
2024-01-11 03:08
举报不要吃太多容易上火的食物了,肠道功能要调理一下,可以吃低聚果糖,其中的FOS可使肠道中的双歧杆菌快速增殖、抑制有害菌繁殖,减少毒素的产生,并促进肠道蠕动排出体内有害物质,有助于净化血液、提高免疫力。不要吃太多容易上火的食物了,肠道功能要调理一下,可以吃低聚果糖,其中的FOS可使肠道中的双歧杆菌快速增殖、抑制有害菌繁殖,减少毒素的产生,并促进肠道蠕动排出体内有害物质,有助于净化血液、提高免疫力。
2014-11-11 10:17
举报向医生提问
上火,是中医术语,意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症状包括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和牙齿痛等。一般认为“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两大类。而常见的上火症状则有“心火”和“肝火”。
症状起因:实火:过度食用让人“上火”的食物 1.油炸或火烤的食物:不管任何食物,只要采用油炸或烧烤,都将成为易上火的食物。 2.大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是上火的主要原因之一。 3.热性水果:荔枝、桃、龙眼、番石榴、樱桃、椰子、榴莲、杏等。很容易引起火气。 4.肉类:过度食肉会使血液酸化,使体内的新陈代谢迟缓,导致上火。 5.酒类:酒精在30%以上的酒类最易上火。 6.中药补品:几乎所有补药都容易引起火气大。 虚火: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虚弱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 上火是感染了一些病原体,导致人体的某些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而出现的一种准病态上火, 就是进行激烈免疫的阶段, 是内分泌失调的结果。引起"上火"是人体各器官不协调造成的,医学上称之为激性疾病。若平时消耗大量的精力和体力,就使全身各系统处在紧张和变化之中,即处于"应激状态"。机体一旦进入应激状态,就会破坏体内环境的协调、平衡和稳定,导致疾病的发生。 这是一个很富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并不是说中国人的身体比较特殊,只有中国人才会“上火”,而是因为“上火”是中医对许多症状的一个笼统、模糊的说法,因素很多,因此在现代医学中不可能找到对应的称呼。例如口腔“上火”症状,有的可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2导致的唇炎、口角炎,有的可能是缺乏维生素C导致的牙龈、粘膜出血,更常见的可能是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有的可能还与新陈代谢、内分泌变化有关。不同的病因要做不同的治疗。缺维生素引起的要适量补充维生素,细菌感染引起的要使用抗菌、消炎药。
就诊科室: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