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入睡> 幼儿夜间盗汗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幼儿夜间盗汗可以考虑生活方式调整、中药调理、营养补充、植物神经调节剂、抗焦虑药物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建议家长带孩子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1.生活方式调整
家长应注意孩子的日常活动量,适当增加户外运动时间,如跑步、跳绳等,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也有助于改善不适症状。
2.中药调理
中医师辨证后开具相应方剂,患儿可服用龙牡壮骨颗粒、玉屏风散等中成药来改善不适症状。上述两种药物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所致的盗汗现象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营养补充
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赖氨葡锌片等补锌制剂,以改善缺锌引起的盗汗。补锌制剂能促进生长发育,改善食欲不振等症状,进而减轻因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盗汗。
4.植物神经调节剂
遵医嘱给予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以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上述药物可用于缓解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的心悸、气促、失眠、多梦及盗汗等不适症状。
5.抗焦虑药物
针对焦虑症引发的盗汗,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氯硝西泮片等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这类药物可以稳定情绪,减少由焦虑引起的出汗现象。
此外,建议定期监测孩子的体温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若夜间盗汗伴有发热或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等,以排除感染或代谢异常的可能性。

2024-03-04 09:02

举报

医生回答(1)

张晓云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1.生理性盗汗

小儿时期,皮肤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若小儿在入睡前活动过多,机体内的各脏器功能代谢活跃,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于散热。其次,睡前进食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随之增加,这可造成小儿入睡后出汗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时之内。此外,若室内温度过高,或被子盖的过厚,或使用电热毯时,均可引起睡眠时出大汗。

2.病理性盗汗

有些小儿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这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好比打开了汗腺的“水龙头”,这种情况在佝偻病患儿中尤其多见。但盗汗并非是佝偻病特有的表现,应根据小儿的喂养情况,室外活动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还要查血钙、血磷及腕骨X线摄片等,以确定小儿是否有活动性佝偻病。盗汗肯定是身体发虚引起的呀

2014-10-08 22:4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夜间盗汗

以中医观点来看,夜间盗汗有可能是气虚或阴虚造成,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来调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血养心,以归脾汤加减方来治疗;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有盗汗的情况,此时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方来改善, 又阴虚火旺的盗汗,五心烦热,宜滋阴降火,用之以当归六黄汤加减方,但仍建议由中医师鉴别诊断后,再服药改善。

  • 症状起因:身体排汗对身体是一种保护,而夜间盗汗的原因很多,除与睡眠环境空气流通状况、寝具透气与否有关外,有些疾病如结核病、心内膜炎或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等,都可能出现夜间盗汗的情况;此外,内分泌失调,如有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以及有情绪障碍,自律神经失调的人,也都可能在夜间大量流汗。

  • 可能疾病:阴疮  产后三急  放线菌病  多汗症  胃结核  

  • 常见检查: 脑脊液氯化物  

  • 就诊科室:呼吸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陈梅芳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张晨露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