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枢性共济失调
补充说明:中枢性共济失调
a******W 2014-08-31 22:4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中枢性共济失调是指由于脑部疾病引起的共济失调,常见于小脑、脑干、脑神经、脊髓等部位的疾病。
1、小脑性共济失调
小脑性共济失调是由于小脑本身或与小脑有关的神经结构受到损害而引起的共济失调。病因有遗传因素、变性疾病、药物中毒、感染、肿瘤等。患者可表现为站立不稳、步态异常、协调运动障碍等。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如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
2、脑干性共济失调
脑干性共济失调是由于脑干内神经结构受到损害而引起的共济失调。病因有脑血管疾病、肿瘤、外伤、多发性硬化等。患者可表现为眼球震颤、恶心、呕吐、眩晕、构音障碍等。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如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
3、脑神经共济失调
脑神经共济失调是由于脑部神经结构受到损害而引起的共济失调。病因有药物中毒、感染、变性疾病、代谢障碍等。患者可表现为眼球震颤、言语不清、吞咽困难、肢体无力、眩晕等。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如维生素B、甲钴胺等。
4、脊髓性共济失调
脊髓性共济失调是由于脊髓后索、侧索、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等部位的病变导致的共济失调。病因有肿瘤、血管病、外伤、多发性硬化等。患者可表现为肌肉无力、感觉异常、眩晕、行走不稳等。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如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
5、周围神经性共济失调
周围神经性共济失调是由于周围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损害而引起的共济失调。病因有药物中毒、代谢障碍、感染、肿瘤等。患者可表现为肌肉无力、感觉异常、眩晕、行走不稳等。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如维生素B、甲钴胺等。
如果患者出现共济失调的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
2014-08-31 22:48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前庭性共济失调起因,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可分为周围性前庭性共济失调和中枢性前庭性共济失调,前者由内耳前庭至前庭神经的病变所致,后者由前庭神经核及其中枢的病变所致。
2014-08-31 22:48
举报向医生提问
前庭性共济失调因前庭系统损害引起,以平衡障碍为主。特征为静止与运动时均出现平衡障碍。与小脑性共济失调有相同点,如站立时两足基底宽、身体不稳、向侧方或后方倾倒、步行时偏斜等。但一般都有明显眩晕、眼震和前庭功能试验异常等可资鉴别。
症状起因: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可分为周围性前庭性共济失调和中枢性前庭性共济失调,前者由内耳前庭至前庭神经的病变所致,后者由前庭神经核及其中枢的病变所致。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神经、耳鼻喉
维生素B1片
1.适用于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或Wernicke脑病。亦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2.全胃肠道外营养或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时维生素B1的补充。3.下列情况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烧伤、血液透析、长期慢性感染、发热、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肝功能损害、酒精中毒伴肝硬化)、小肠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限性肠炎、持续腹泻、回肠切除)及胃切除后。4.大量维生素B1对下列遗传性酶缺陷病可改善症状: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Leigh病)、支链氨基酸病,乳酸性酸中毒和间歇性小脑共济失调。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辅助改善中毒性肝损伤(如药物、毒物、化学物质和酒精引起的肝损伤)以及脂肪肝和肝炎患者的食欲不振、右上腹压迫感。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人参败毒胶囊
益气解表,散寒祛湿。用于气虚外感风寒湿邪所致恶寒,发热,无汗,口渴,头痛,肢体酸痛沉重,乏力,咳嗽,鼻塞流清涕,舌苔白腻,脉浮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