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尿蛋白可能与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狼疮性肾炎等疾病有关,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双侧肾脏免疫炎症反应,肾脏固有细胞发生表型转化,最终发展为纤维化病变,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蛋白质漏出增加。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药物进行治疗。
2.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肾脏微血管病变,使肾小球过滤功能受损,从而引起尿蛋白的现象。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卡托普利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药物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延缓病情进展。
3.高血压肾病
当血压持续升高时,会对肾小球内压力产生影响,进而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损伤,出现蛋白尿的情况。患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等钙通道阻滞剂来降低血压。
4.多囊肾
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以囊性扩张为主要特征,随着囊肿体积增大,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此时可能会导致肾小管变性坏死,蛋白质从肾小球漏入原尿中,形成尿蛋白。针对多囊肾引起的尿蛋白,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魏酸哌嗪片、百令胶囊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5.狼疮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时会引起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蛋白质漏出增多,从而出现尿蛋白的现象。患者可以听从医生的指导通过口服、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减轻自身免疫反应,改善尿蛋白的症状。
患者应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尿蛋白的变化。建议减少摄入高蛋白食物,如肉类和奶制品,以减少肾脏负担。

2024-01-16 07:41

举报

医生回答(1)

黄窦窦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引起尿蛋白高的原因并不一定是疾病。那么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呢?有的时候是由生活中引起的,比如剧烈运动,高温高寒等等。病理性蛋白尿是指人体某个系统或脏器发生病变所致的尿液持续出现蛋白。一般24小时尿蛋白量超过150毫克。常见于肾小球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其病因很有可能是全身性疾病:①发热期蛋白尿:可发生在任何发热的病人,热退后复原。②胶原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及硬皮病等。③心血管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及亚急性心内膜炎等。④其它:如糖尿病、痛风、肝硬变、牛皮癣、多发性骨髓瘤及淀粉样变性等,均可发生蛋白尿。

2014-07-28 20:4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蛋白

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蛋白质。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的范围为≦0.15g,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如 检测尿蛋白﹥150毫克/日,即尿蛋白阳性时,说明人体排出的尿蛋白量明显增多,属于异常尿蛋白。尿蛋白持续阳性,往往代表肾脏发生了病变,故临床可依据尿蛋白阳性的多少来判定肾病损伤的程度以及肾病治疗的效果。因此,出现异常尿蛋白,一定要有效控制并消除,防止病情恶化进展。

  • 症状起因:一、由于肾小球的疾病,使肾小球滤过膜或电荷屏障受到破坏,就会有大量血浆蛋白被滤入尿中,而出现蛋白尿,称之为病理性肾小球性蛋白尿,多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肾脏淀粉样变性等。二、病理性尿蛋白除了肾小球性蛋白尿外,还有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肾组织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是由于在病理状态下,肾小管重吸收蛋白的功能障碍引起的,多见于肾小管及间质的疾病。溢出性蛋白尿是由于病理状态下,血浆中某些小分子蛋白质大量增加,且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进入尿中,形成蛋白尿。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严重挤压伤等疾病。肾组织性蛋白尿指肾组织的蛋白质进入尿中或肾组织在病理状态下向尿中排泌蛋白质。

  • 可能疾病:肾病  子痫  中毒性肾病  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小儿休克  

  • 常见检查: 血压测量  选择蛋白指数  白蛋白(A,Alb)  尿蛋白定量  肾功能  抗核抗体  

  • 就诊科室:

推荐医生更多

朱红梅 主治医师

提问

贵阳强直医院

鲁业东 主治医师

提问

贵阳强直医院

陈乐天 主治医师

提问

郑州痛风风湿病医院

韩冬 主治医师

提问

哈尔滨强直风湿医院

刘俊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痛十凤医院

崔曙乐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痛十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