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泌尿外科> 膀胱白斑病> 膀胱白斑病不能吃什么

精选回答(2)

刘希高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擅长:泌尿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肾积水、畸形、腹膜后肿瘤等微创外科治疗,尤其擅长各阶段膀胱、输尿管、肾盂等尿路上皮癌综合治疗。

提问

膀胱白斑病一般是指膀胱黏膜白斑病。患者一般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腌制的食物、海鲜类食物、高脂肪食物、酒等,以免加重病情。

1、辛辣刺激性食物

膀胱黏膜白斑病是一种罕见的膀胱黏膜病变,可能与长期吸烟、慢性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芥末等,因为这些食物刺激性比较强,吃了之后会导致膀胱黏膜受到损伤,从而加重病情。

2、腌制的食物

比如咸菜、腊肉等,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3、海鲜类食物

海鲜类食物一般包括螃蟹、鱼、虾等,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比较高,但是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导致过敏,从而加重病情。

4、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食物一般有肥肉、奶油、炸鸡等,膀胱黏膜白斑病患者食用高脂肪食物后,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脂肪含量升高,从而导致身体肥胖,加重病情。

5、酒

膀胱黏膜白斑病的患者一般不能喝酒,因为酒精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身体恢复。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比如苹果、西红柿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而且还要注意多喝水,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3-07-24 06:52

举报

万凤媛 副主任护师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肝胆脾胰疾病,肛肠疾病,乳腺疾病,心血管疾病,烧伤,泌尿系疾病,胸外科疾病,骨折等疾病

提问

你好,膀胱白斑病是膀胱移行细胞的鳞状上皮化生,为少见的膀胱内病变,多为癌前病变;可能与长期慢性刺激或感染有关,多见中年女性。建议可行手术治疗切除白斑;穿松紧适宜的棉质内裤,注意卫生,勤换内裤;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冲洗会阴;饮食宜清淡,营养均衡,忌烟酒(及辛辣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2018-10-20 16:26

举报

医生回答(2)

张晓云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膀胱白斑病患者应避免食用酒精、辛辣食品、高脂肪食物、色素添加剂以及防腐剂。这些食物可能加重炎症或消化道不适,但并不能直接治疗膀胱白斑病。
1.酒精
酒精会增加肝脏负担,导致肝功能异常,进而影响药物代谢和排泄,可能会加重病情。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2.辛辣食品
辛辣食品如辣椒、芥末等可能刺激膀胱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加重膀胱白斑的症状。摄入过多辛辣食物可能导致尿液pH值改变,促进细菌滋生,诱发或加重感染。
3.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食物如炸鸡、薯条等可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加重膀胱白斑的症状。过量摄入脂肪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延缓疾病康复进程。
4.色素添加剂
色素添加剂如柠檬黄、胭脂红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瘙痒等症状加剧。某些色素添加剂可能具有光敏作用,在阳光下照射后会引起皮肤炎症,进一步加重症状。
5.防腐剂
防腐剂如亚硝酸盐、苯甲酸钠等可能通过干扰细胞信号通路,诱导细胞过度增殖,促进肿瘤发生。长期摄入含防腐剂的食物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受损,易受感染,对膀胱白斑患者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膀胱白斑患者应避免食用上述提及的食物。同时,建议定期进行体检,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

2024-01-27 17:42

举报

高管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一)发病原因   该病病因尚不明确。慢性膀胱炎、膀胱结石、长期留置导尿管、血吸虫病膀胱病人易发生膀胱白斑,可能为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导致鳞状上皮化生所致。   (二)发病机制   膀胱黏膜出现单个或者多发性散在白斑,大小不一,从直径0.2cm直至侵及整个膀胱壁,新病变软薄,呈蓝灰或者灰白色;旧病变较厚,呈乳白色。斑块外形不规则,边缘稍隆起,表面无血色。增生上皮的表面,常覆盖着厚层的角蛋白。移形细胞转变为鳞状细胞,减少了细胞间的滑动功能,因而妨碍膀胱的正常膨胀和收缩。黏膜下层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充血,肌肉增生。病灶周围水肿、充血。(一)治疗   1、首先去除慢性致病因素,如膀胱结石应予碎石或手术取石治疗。   2、经尿道膀胱镜电灼或YAG激光照射有一定疗效,但常不能根治,须密切随访。   3、放射治疗可作为切除后的辅助治疗,单独使用疗效欠佳。   4、使用膀胱镜对病灶处直接注射醋酸或者醋酸异氟泼尼龙(氟氢)有一定疗效,注射间隔为1周~1个月,可注射数次。   5、冷冻疗法也可试用。   6、必要时可施行病灶部位膀胱黏膜剥脱术。疑有恶变者可考虑行膀胱部分切除手术。   7、膀胱灌注法:李元仲等(1988~1990)使用冻干卡介苗120mg加生理盐水60ml,膀胱灌注1次/周,共6次;以后半月1次共6次。为2疗程疗法共治疗5例,治愈4例,随访半年至1年未见复发。治疗机制推测与激活体内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机制,增强机体免疫力,以及使局部产生严重炎症的毒性效应引起病变的表浅组织细胞缺血、坏死、脱落,而后移行上皮修复有关。该治疗的副作用为患者在灌药后可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灼痛、费力以及低热不适等症状,但均可在24h以内缓解。冻干卡介苗(卡介苗)灌注操作简单,但远期效果尚有待观察。   (二)预后   该病易复发,术后应每隔3个月复查膀胱镜1次,膀胱镜检查若发现创面已覆盖黏膜,光滑,并有少量血管出现。取活检证实黏膜表层为移行上皮细胞,可认为痊愈。(以上仅供参考,建议正规医院专家就诊)

2014-06-07 12:5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