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多发性神经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补充说明:多发性神经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a******W 2022-05-06 18:2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多发性神经炎的症状包括感觉异常、肌无力、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运动失调、平衡障碍,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1.感觉异常
感觉异常可能是由于多发性神经炎导致神经受损,影响了大脑和周围组织之间的信息传递,从而出现麻木、刺痛等不适感。这类症状可能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但通常分布不均,且可随着病程进展而变化。
2.肌无力
肌无力是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的骨骼肌收缩无力,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神经炎患者也可能会出现肌无力的现象。肌无力可能导致患者感到疲劳,尤其是在重复使用肌肉后,这种症状可能会影响日常活动能力。
3.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主要是因为多发性神经炎累及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使自主神经支配器官的功能发生紊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内脏器官和血管的活动,其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心率不齐、消化不良等症状。
4.运动失调
运动失调通常由多发性神经炎引起的神经传导障碍所致,涉及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损伤,影响肢体协调性和精细运动控制。此类症状常表现为行走不稳、手脚笨拙、震颤等,在特定任务中更为明显。
5.平衡障碍
平衡障碍源于多发性神经炎引发的感觉异常和小脑功能损害,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维持身体姿势和平衡的过程。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眩晕、摔倒等问题,特别是在开阔空间或闭眼时更易受到影响。
针对多发性神经炎的症状,建议进行血液学检查以评估是否存在贫血或其他潜在的代谢异常。此外,还可以通过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试来评估神经功能。治疗措施包括遵医嘱使用、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营养神经药物。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以支持神经健康。
2024-03-01 06:4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运动障碍疾病(movementdisorders)又称锥体外系疾病(extrapyramidal diseases),主要表现随意运动调节功能障碍,肌力、感觉及小脑功能不受影响。 本组疾病源于基底核功能紊乱,通常分为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和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两大类,前者以运动贫乏为特征,后者主要表现异常不自主运动。
症状起因:(一)发病原因 运动功能的调控是由锥体系统、基底核和小脑密切配合才能得以完成的,这三者并非是各不相关的独立系统,而在功能上确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运动障碍疾病(即锥体外系疾病),主要源于基底核功能紊乱。 (二)发病机制 基底核具有复杂的纤维联系,主要构成三个重要的神经环路:①皮质-皮质环路:大脑皮质-尾壳核-内侧苍白球-丘脑-大脑皮质;②黑质-纹状体环路:黑质与尾状核、壳核间往返联系纤维;③纹状体-苍白球环路:尾状核、壳核-外侧苍白球-丘脑底核-内侧苍白球。 在皮质-皮质环路中有直接通路(纹状体-内侧苍白球/黑质网状部)和间接通路(纹状体-外侧苍白球-丘脑底核-内侧苍白球/黑质网状部),环路是基底核实现运动调节功能的解剖学基础,这两条通路的活动平衡对实现正常运动功能至关重要。 黑质-纹状体DA通路变性导致基底核输出过多,丘脑-皮质反馈活动受到过度抑制,使皮质运动功能易化作用受到削弱,产生少动性疾病如帕金森病。纹状体神经元变性导致基底核输出减少,丘脑-皮质反馈对皮质运动功能易化作用过强,产生多动性疾病如亨廷顿病。因此,基底核递质生化异常和环路活动紊乱是产生各种运动障碍症状的主要病理基础。运动障碍性疾病治疗,无论药物或外科治疗原理都基于对递质异常和环路活动紊乱的纠正。
可能疾病: 小儿维生素B12选择性吸收障碍综合征 眩晕 老年人肝性脑病 铋中毒 韦格纳肉芽肿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神经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乌灵胶囊
补肾健脑,养心安神。用于心肾不交所致的失眠、健忘、心悸心烦、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少气懒言、脉细或沉无力;神经衰弱见上述证候者。
卡左双多巴控释片
1.原发性帕金森氏病。2.脑炎后帕金森氏综合征。3.症状性帕金森氏综合征(一氧化碳或锰中毒)。4.服用含吡多辛(维生素B6)的维生素制剂的帕金森氏病或帕金森氏综合征的病人。5.对以前用过左旋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或单用左旋多巴治疗有剂末恶化(“渐弱”现象),峰剂量运动障碍、运动不能等特征的运动失调,或有类似短时间运动障碍现象的患者,可减少“关”的时间。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