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牵涉痛和放射痛的机制一样吗
补充说明:牵涉痛和放射痛的机制一样吗
a******W 2022-04-28 18:4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牵涉痛和放射痛的机制不同,前者源于内脏系统,后者源于周围神经系统。
牵涉痛是因为内脏器官的伤害性感受器兴奋经由特定的神经通路传入大脑皮层所产生;而放射性疼痛则是由外周神经受损、炎症或其他疾病状态引起的感觉信息沿特定神经束传导至身体其他部位所致。这两者在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等方面均有所区别。
此外,还应考虑心理因素引起的症状交叉现象,即心身交互作用导致的不适感。这种情况下,虽然不存在明确的解剖结构异常,但心理压力可能导致生理反应与某些区域的敏感性增加有关。
因此,在诊断牵涉痛和放射痛时,需要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病理机制,并结合个体差异和病史进行全面评估。患者若出现持续或剧烈的疼痛,应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2024-04-21 05:5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牵涉痛是疼痛的一种类型,表现为病人感到身体体表某处有明显痛感,而该处并无实际损伤。这是由于有病变的内脏的神经纤维与体表某处的神经纤维会合于同一脊髓段,来自内脏的传入神经纤维除经脊髓上达大脑皮质,反应内脏疼痛外,还会影响同一脊髓段的体表神经纤维,传导和扩散到相应的体表部位,而引起疼痛。
症状起因:①会聚投射学说,此学说是由Ruch在1947年提出的,依据这个理论牵涉痛的产生是由于皮肤和内脏伤害感受性传入在脊髓及脊髓以上水平会聚的结果,大脑皮层的感觉分辨区对内脏疼痛的空间不能精确定位,但擅长于对体表的分辨,因此内脏痛冲动的中枢投射往往同时反应在体表区。神经元在脊髓、丘脑、皮质等部位汇聚是该学说的基础。②会聚易化学说,此学说认为,皮肤和内脏伤害感受性传入在脊髓会聚,内脏疼痛性输入在脊髓产生一个“激动灶”,易化正常来自躯体结构的信息,从而产生牵涉痛。内脏器官炎症时可导致脊髓背角神经元的中枢敏化,此时内脏和躯体输入信号出现易化,这一过程与刺激躯体时的中枢敏化机理是相拟的,可能在牵涉区痛觉过敏现象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认为牵涉痛的发生与这两种机制都有关。
就诊科室:内科
汉防己甲素片
用于风湿痛、关节痛、神经痛。与小剂量放射合并用于肺癌;亦用于单纯硅肺Ⅰ、Ⅱ、Ⅲ期及各期煤硅肺。
二羟二丁基醚软胶囊
1.急性、亚急性、慢性胆道系统炎症性瘀滞性疾病:如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胆汁性肝硬化、肝炎、肝炎后综合征,胆道手术后综合征。这些疾病在临床上往往有以下症状及体征:上腹饱胀不适,右上腹疼痛,右肩放射性疼痛,恶心,嗳气,呕吐,食欲不振。剑突下偏右压痛,右上腹饱满,肝区叩击痛或不适,莫非氏征(+)/(-),发热等。2.伴有胃炎的脂肪消化不良、饭后嗜睡和胆原性偏头痛。3.高脂血症,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4.植物神经性肌张力障碍所致胆囊运动障碍(高张性/低张性),胆囊憩室、畸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