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长效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补充说明:长效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a******W 2022-04-01 21:3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可考虑干扰素-α、血小板单采清除、血小板输注、血小板生成抑制剂、骨髓移植等方法。
1.干扰素-α
干扰素-α通过抑制巨核细胞增殖来减少血小板生成。通常采用皮下注射,根据患者反应调整剂量。主要用于对利血平、阿糖胞苷等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
2.血小板单采清除
血小板单采清除是利用血液分离技术移除过量的血小板,以降低血小板计数。此方法在无特殊情况下可每周一次至数次。对于存在严重出血风险或急性冠脉综合征者,不宜使用干扰素-α。
3.血小板输注
当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显著增高时,可以考虑输注血小板。输注前需检测供体是否为全血细胞减少症白血病携带者。适用于预防手术后大出血及控制某些急性出血情况。
4.血小板生成抑制剂
血小板生成抑制剂如羟基脲可通过干扰细胞周期来减少血小板生成。每日口服,根据血小板计数调整剂量。适合用于轻度至中度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
5.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在无菌条件下将健康的造血干细胞植入患者体内重建其免疫系统。移植前需进行预处理。主要针对年轻且有合适供体的患者,因为骨髓移植具有较高的治愈潜力。
在接受长效干扰素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象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感染风险增加。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病情。
2024-04-17 22:0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throbocythemia)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是指外周血液中血小板数量超过正常血小板计数的上限400×109/L。功能也不正常,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殖。由于本病常有反复出血,故也名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率不高,多见40岁以上者。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有:克隆性,反应性或继发性,家族性或遗传性。治疗仍有待解决。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氯吡格雷用于以下患者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 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天到小于8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与阿司匹林合用 ;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阿司匹林联合,可合并在溶栓治疗中使用。
解毒维康片
清热解毒,补益肝肾。用于白血病热毒壅盛,肝肾不足证及放疗和化疗引起的血细胞减少等症。
乌苯美司胶囊
本品可增强免疫功能,用于抗癌化疗、放疗的辅助治疗,老年性免疫功能缺陷等。 可配合化疗、放疗及联合应用于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及造血干 细胞移植后,以及其它实体瘤患者。
替格瑞洛片
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合用,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或有心肌梗死病史且伴有至少一种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高危因素(见临床试验PEGASUS研究)的患者,降低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生率。详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