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羟基脲可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如果血小板大于1000x10^9/L,可在开始时给予羟基脲1g(2片),每天3-4次。应监测血小板的数量。建议每隔一天检查一次血常规。当血小板降至800x10^9/L时,需要减少羟基脲。根据血小板下降率调整药物至1片,每日口服2次。如果是(400-600)X10^9/L,每天服用1... [详细]
-
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可采取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抑制、血小板破坏、血小板生成抑制、骨髓抑制剂等方法。1.血小板减少通过化疗、放疗等手段降低血小板数量。用于缓解症状,如出血倾向。2.血小板功能抑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以干扰血小板活化。适用于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时的微血管栓塞。3.血小板破坏应用单克隆抗体介导... [详细]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原发性的骨髓异常增殖性疾病,目前没有可以很好的根治的方法,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是长期口服羟基脲片或者注射干扰素来抑制血小板的过度增殖,并且定期到医院复查血常规动态观察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才可以,及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继发骨髓纤维化可以同时服用沙利度胺治疗。
-
您好,血小板增多见于多种情况,比如感染、手术后、恶性肿瘤、脾切除术后、急性失血或铁缺乏、创伤、非感染性炎症等,这些病因导致促血小板生长因子释放增加,导致血小板增多。另外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骨髓纤维化早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也会导致血小板增多,建议到医院血液科就诊进一部检查明确病因后治疗。希望我的回复对... [详细]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感冒了可能会导致原有病情加重,也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增多症的症状加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以巨核细胞增生伴血小板持续增多为特征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可能与基因突变、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出血、血栓、脾脏增大等症状。如果患者在... [详细]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需要用药治疗。疾病属于骨髓增殖性肿瘤,不可治愈,但为慢性病程,可以参照像高血压这样的疾病管理,初期大部分血小板数量高的明显,需要应用降低血小板的药物比如羟基脲或是干扰素,还有就是应用阿司匹林,共同预防的血栓发生。一般目标要求把血小板控制在400左右,定期复查血常规来调整药物剂量,避免引起白细胞或是血... [详细]
-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以通过血小板功能抑制剂、抗凝药物、降脂药等措施进行止痛。1.血小板功能抑制剂血小板功能抑制剂如阿司匹林可以减少血小板聚集,从而降低出血风险。患者需要按医嘱服用阿司匹林。此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内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进而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目的。适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和心脑血管事件,对于有血小板... [详细]
-
中医治疗血小板增多症可能有效,但效果不如西医。中医认为血小板增多症可能与气滞血瘀、痰湿内蕴等病理因素有关,通过调理气血、祛痰化湿等方法可以改善症状。然而,西医治疗血小板增多症通常采用药物如干扰素、羟基脲等,这些药物能够直接抑制骨髓造血,从而降低血小板计数。相比之下,中医治疗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复杂的治疗方案,因此... [详细]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等方式进行治疗,一般是可以治愈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以巨核细胞增生伴血小板持续增多为特征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可能与基因突变、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出血、血栓、脾脏增大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重组... [详细]
-
血容量不足,比较常见,多吃些稀释血粘度的蔬菜比如芹菜,西红柿等,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多喝水.多饮水:饮水要注意时机,如早晨起床前,每餐吃饭前(1小时)和就寝前.每天最好不少于2000毫升②选用能稀释血液的食物:这些食物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山楂,黑木耳,大蒜,洋葱,青葱,柿子椒,香菇,草莓,菠萝,柠檬等;具类似... [详细]
-
阿司匹林,羟基脲。不同病因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来进行治疗。例如60岁以下,没有三高的患者,可以通过服用阿司匹林治疗,若患者对阿司匹林不耐受,则可以服用氯吡格雷。60岁以上的患者,又有三高的危险因素,此类患者不能服用阿司匹林,需要使用降血小板的药物,例如常见的羟基脲。
-
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是否可以拔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检查。1、可以拔牙血小板增多症是指体内血小板含量异常高,可能与炎症感染、急性失血等因素有关。如果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病情控制较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通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拔牙。拔牙后建议患者注意多休息,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引起出血的情... [详细]
-
老年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以通过血小板单采术、羟基脲、干扰素-α、阿那格雷、白消安等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避免潜在的出血风险。1.血小板单采术通过血液分离技术快速降低血小板数量,通常在特定设备上执行。此方法迅速减少血小板计数,缓解高血小板引起的症状,如出血倾向、微血管栓塞等。2.羟基脲羟基脲是一种口服烷... [详细]
-
血小板增多转骨髓纤维化一般在十年以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如果患者没有采取治疗措施或者治疗不及时,会导致病程延长,容易引起骨髓纤维化。通常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身体虚弱以及关节异常和下肢血管栓塞等症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谨遵医嘱,还要严格控制饮食,多吃些含有高热量、高蛋白质的食物,能够有效缓解病情。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常见症状包括血栓形成、出血倾向、乏力、头痛以及脾脏肿大。由于该疾病与血栓风险增加相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接受专业评估和治疗。1.血栓形成血小板增多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导致血流速度减慢,从而易于形成血栓。血栓可能发生在任何部位,如冠状动脉、脑血管等,可引起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后果。2.出血倾向当血小... [详细]
血小板增多症
共
667
个关于血小板增多症的问题
我要提问
推荐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