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要不要去牵引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要不要去牵引

发病时间:不清楚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要不要去牵引

补充说明: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要不要去牵引

2023-08-02 13:04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颈椎间盘退变 颈椎 颈部疼痛 头晕 颈椎间盘突出 维生素 鸡蛋 芹菜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陈毅荣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擅长:脚痛、踝关节损伤、骨髓炎、骨不连、骨肿瘤、膝关节损伤、四肢骨折、肢体矫形等疾病治疗。

提问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是否需要去牵引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1、不需要去牵引治疗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通常是由于长期低头、颈椎间盘退变等因素引起的颈椎曲度改变的情况。如果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一般不需要进行牵引治疗。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良好的坐姿习惯,不要长时间低头,以免引起颈椎曲度变直的情况。

2、需要去牵引治疗

如果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患者出现颈部疼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则需要及时进行牵引治疗,可以使颈椎恢复正常的生理曲度,改善颈椎间盘突出的情况。

建议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以免加重病情。在饮食上,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芹菜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慢跑等,也有助于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情况。

2023-08-03 01:2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颈椎间盘退变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 ,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本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临床辨证主要分为肝肾亏虚、风寒湿痹两种类型。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由于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所以极易发生退变。大约30岁之后,颈椎间盘就开始逐渐退化,含水量减少,并伴随年龄增长而更为明显,且诱发或促使颈椎其它部位组织退变。生物力学角度来看,第5—6、第6—7颈椎受力最大,因此,颈椎病的发生部位在这些节段较为多见。有统计表明,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60岁左右则达50%,70岁左右几乎为100%,可见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 症状起因:颈椎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颈椎位于头颅与胸廓之间,颈椎间盘在承重的情况下要做频繁的活动,容易受到过多的细微创伤和劳损而发病。 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早期为颈椎间盘变性,髓核的含水量减少和纤维环的纤维肿胀、变粗,继而发生玻璃样变性,甚至破裂。颈椎间盘变性后,耐压性能及耐牵拉性能减低。当受到头颅的重力和头胸间肌肉牵拉力的作用时,变性的椎间盘可以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间盘间隙变窄、关节突重叠、错位,以及椎间孔的纵径变小。由于椎间盘的耐牵拉力变弱,当颈椎活动时,相邻椎骨之间的稳定性减小而出现椎骨间不稳,椎体间的活动度加大和使椎体有轻度滑脱,继而出现后方小关节、钩椎关节和椎板的骨质增生,黄韧带和项韧带变性,软骨化和骨化等改变。

  • 可能疾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退行性黄韧带肥厚 颈椎病 颈椎脱位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骨科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