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总蛋白偏低是什么原因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总蛋白偏低可能是蛋白质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慢性感染、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蛋白质摄入不足
由于长期饮食不当、挑食偏食等原因导致蛋白质摄入量不足,无法满足机体需要,进而影响血清总蛋白浓度。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等有助于改善这一状况。
2.吸收不良
由于消化系统功能障碍,使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导致蛋白质丢失。补充小肠黏膜保护剂和促进消化吸收的药物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可缓解病情。
3.慢性感染
当身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袭时,免疫细胞会启动防御机制来对抗这些入侵者。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这些因子会刺激肝脏合成更多的白蛋白以提高血液渗透压,从而达到抗水肿的目的。针对不同类型的慢性感染需采用相应治疗方案,例如结核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进行治疗。
4.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患者的代谢率通常较高,这会导致体内蛋白质分解加速,进而引起低蛋白血症。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营养支持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考虑给予高蛋白饮食或者使用专门针对肿瘤患者的营养品如安素、瑞能等。
5.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的正常组织而导致的一种疾病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动可能会干扰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从而降低血清总蛋白水平。常用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甲泼尼龙等口服给药以及注射用环磷酰胺静脉注射。
建议定期监测血清总蛋白水平,同时关注电解质平衡,避免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必要时,应进行肝功能、肾功能等相关检查,以评估肝脏和肾脏的功能状态。

2025-01-08 09:1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diseases)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许多疾病相继被列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值得提出的是,自身抗体的存在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非两个等同的概念,自身抗体可存在于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正常人特别是老年人,如抗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上皮细胞、胃壁细胞、细胞核DNA抗体等。有时,受损或抗原性发生变化的组织可激发自身抗体的产生,如心肌缺血时,坏死的心肌可导致抗心肌自身抗体形成,但此抗体并无致病作用,是一种继发性免疫反应。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