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晶状体突出> 晶状体突出能恢复吗

精选回答(1)

姜发纲 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擅长:眼眶病,眼外伤,眼肿瘤等

提问

晶状体突出通常不可自行恢复。
晶状体突出,也称为晶状体脱位或移位,是指晶状体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可能会影响视力。晶状体突出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年龄增长、眼部疾病、外伤等。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的弹性会逐渐减弱,导致其位置不稳定。眼部疾病如青光眼或葡萄膜炎也可能导致晶状体突出。外伤可能导致晶状体的结构受损,从而导致其移位。晶状体突出可能导致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长期不治疗可能会导致视网膜脱落等严重后果。
对于轻度的晶状体突出,可以通过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对于严重的病例,则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白内障手术或晶体植入术。定期的眼部检查和避免眼部外伤是预防和管理晶状体突出的重要措施。

2024-10-18 17:0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晶状体突出

晶状体突出是近视的症状之一。

  • 症状起因:近视眼的原因,过去看法不统一,但归结起来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种,简介如下:1、内因⑴遗传素质:近视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患病年龄较早,多在6.00D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高度近视眼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⑵发育因素: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都低于6.00D。至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幼年时进展很快,至15~20岁时进展更速,以后即减慢,这类近视常高于6.00D,可到20D~25D或30D。这种近视称为高度近视或进行性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此种近视到晚年可发和退行性变,因此视力可逐渐减退,配镜不能矫正视力。很少在出生时就有近视眼,但有极少数为先天性的。2、外因即环境因素,从事文字工作或其他近距离工作的人,近视眼比较多,青少年学生中近视眼也比较多,而且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其患病率明显上升。这种现象,说明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近距离工作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阅读、收发室等近距离工作时的调节和集合作用,使肯外肌(主要是内直肌)对眼球施加一定的压力,眼内压也相应升高,随着作业的不断增加,调节和集合的频度和时间也逐渐增加,睫状肌和眼外肌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调节作用的过度发挥可以造成睫状肌痉挛,从而引起一时性的视力减退。但经休息或使用睫状肌糜烂剂后,视力可能改善在完全恢复。因此,有人称这种近视为功能性近视或假性近视。但巩膜组织在眼外肌的长期机械性压迫下,球壁逐渐延伸,眼轴拉长,近视的程度也越来越深,而且不能再被阿托品等所缓解。特别是青少年时期,不注意视觉卫生,是形成近视眼的直接原因。不注意全身健康更能促使近视眼的发展。最近有人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观察“环境与遗传因素在近视患病中所起的作用。”其法为对于原视力正常的学生,在两年后的随访中对影响近视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其结果如在遗传因素方面:父母双方均无近视、一方有近视、双方均有近视的子女中,近视新患病率之比为1∶2.6∶3.8;在环境因素方面:课余阅读时间为1~2h∶3h∶4~5h的近视新患病率之比为1∶2.1∶3.2。因此,遗传和环境是影响学生发生近视的两个重要因素。另外,从广义上说,大气中微量元素的污染,营养成分的改变和不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教具等,亦为客观因素,且均有影响学生近视发生的报道。但这些因素与看近引起近视相比较,则是次要的。

  • 可能疾病:晶状体异位  近视眼  

  • 常见检查: 眼底镜检查法  

  • 就诊科室:眼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