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干性脚气病和湿性脚气病的区别
补充说明:干性脚气病和湿性脚气病的区别
2023-09-23 02:1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干性脚气病和湿性脚气病均由维生素 B₁(硫胺素)缺乏引起,是脚气病的两种不同类型,它们在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区别,具体如下:
一、临床表现
干性脚气病:主要累及神经系统。初期可能出现下肢无力、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或烧灼感,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发展为肌肉萎缩、垂足、垂腕等运动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患者还可能出现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烦躁、失眠等。
湿性脚气病:主要影响心血管系统。常见症状为心悸、气促、心动过速,活动后加重。可出现水肿,多从下肢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可伴有胸腔、腹腔积液。体检可发现心脏扩大,心音减弱,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
二、发病机制
干性脚气病:维生素 B₁缺乏导致神经系统能量代谢障碍,神经细胞膜的功能受损,神经纤维出现变性、脱髓鞘等病理改变,从而影响神经冲动的传导,引起神经系统症状。
湿性脚气病:维生素 B₁缺乏使心脏代谢紊乱,心肌细胞能量产生不足,心肌收缩力减弱,导致心脏功能不全。同时,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进而引发一系列心血管系统症状和水肿。
三、治疗方法
干性脚气病:以补充维生素 B₁为主,同时可给予其他 B 族维生素。轻症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维生素 B₁片,重症或不能口服者可采用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此外,还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湿性脚气病:除了遵医嘱补充维生素 B₁外,还需针对心脏功能不全和水肿进行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限制钠盐摄入,可使用利尿剂减轻水肿,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强心剂改善心脏功能。在病情缓解后,也需继续补充维生素 B₁,以防止复发。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干性脚气病还是湿性脚气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 B₁的食物,如谷类、豆类、肉类等,有助于预防脚气病的发生。
2023-09-23 21:0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病因:每天正常成人男性摄入需要量为1.2~1.5mg,女性1.0~1.1mg,与能量需求有关,一般不低于0.5mg/1000千卡。维生素B1在酵母,动物组织,豆类,花生,麦类,糙米中含量丰富,谷物精蝗或贮存不当,发霉变质,维生素B1可丧失。硫胺素为水溶性维生素,在碱性条件下不耐高温因此蒸煮烹调不当可随米汤与菜汤流失或被破坏。此外,食欲减退,大量饮酒,长期静脉营养患者可致维生素B1摄入不足。 (二)需求量增加 在生理情况下,如生长发育旺盛期,妊娠哺乳期。强体力劳动与运动者,或以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低蛋白饮食为主者,维生素B1需求量增加。在病理情况下,如甲状腺毒症,长期发热,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时,维生素B1需求量亦增加。 (三)吸收障碍 慢性腹泻,肠结核,肠伤寒等疾病可致维生素B1吸收障碍。酗酒,慢性营养不良及叶酸缺乏者亦可存在吸收障碍。 (四)分解增加 进食某些含硫胺素酶的食物,如生鱼片,牡蛎,虾,咖啡,茶以及其他植物,可氧化维生素,使体内硫胺素水平下降。 (五)排泄增加 在使用利尿剂时,可使维生素B1丧失过多。此外,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腹泻时也可致维生素B1丧失。
可能疾病: 脚气病性心脏病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营养科
复合维生素B片
维生素类药。用于营养不良、厌食、脚气病、癞皮病及因缺乏维生素B类所致的各种疾患的辅助治疗
维生素B1片
1.适用于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或Wernicke脑病。亦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2.全胃肠道外营养或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时维生素B1的补充。3.下列情况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烧伤、血液透析、长期慢性感染、发热、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肝功能损害、酒精中毒伴肝硬化)、小肠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限性肠炎、持续腹泻、回肠切除)及胃切除后。4.大量维生素B1对下列遗传性酶缺陷病可改善症状: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Leigh病)、支链氨基酸病,乳酸性酸中毒和间歇性小脑共济失调。
穿心莲内酯软胶囊
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痢疾。
人参固本口服液
滋阴益气,固本培元。用于阴虚气弱,虚劳咳嗽,心悸气短,骨蒸潮热,腰酸耳鸣,大便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