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晚期症状

医生回答(1)

于虹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血液科

提问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晚期通常表现为血栓形成、出血倾向、脾脏肿大、贫血以及发热性盗汗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1.血栓形成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晚期时,由于巨核细胞增生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缓慢,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概率。血栓主要是由纤维蛋白等物质异常聚集而成。血栓通常发生在心血管系统,如冠状动脉、脑血管等,但也可能出现在下肢深静脉。
2.出血倾向
血小板增多会使得血液凝固功能增强,但同时也会出现血小板功能缺陷,导致凝血障碍,进而引发出血倾向。出血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包括皮肤、黏膜、消化道等,严重者可能出现颅内出血。
3.脾脏肿大
当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时,巨核细胞无法正常成熟并释放到外周血液中,而在脾脏中滞留和破坏,导致脾脏充血和肿胀。脾脏肿大的典型体征是左上腹部饱满感,有时伴有疼痛,触诊可发现脾脏边缘不规则且质地坚硬。
4.贫血
贫血可能是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或无效造血所致,这进一步加重了贫血的症状。贫血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尤其在剧烈运动后更为明显。
5.发热性盗汗
发热性盗汗可能与免疫系统的激活有关,因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晚期会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引起机体免疫反应。这种症状表现为夜间睡眠时出汗量多,醒来后停止,常伴随体温上升。
针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晚期的相关症状,建议进行全血细胞计数、血小板功能测试以及骨髓活检等检查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可能包括使用羟基脲、干扰素α等药物降低血小板数量。患者应避免高风险活动,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定期监测血象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024-03-17 11:4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大黄 虫丸

1.肝胆病: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脂肪肝、肝脾肿大、梗阻性黄疸;急慢性胆囊炎等。2.妇科病:闭经、月经病、子宫肌瘤、乳腺增生、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结核、不孕症。3.心脑血管病:脑血栓、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血淤头痛、高血压。4.血液病:高粘血症、高脂血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5.癌症:原发性肺癌、肝癌、宫劲癌。6.胃肠病: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不良、便秘、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等。7.外科疾病:创伤骨折、外伤疼痛、腰肢冷痛、坐骨神经痛、劳伤过度、腹膜炎、肠粘连、肛裂、周围血管病、颈淋巴结核、鹤膝病等。8.皮肤病:鱼鳞癣、牛皮癣、颜面色素沉着等。

血栓心脉宁片

益气活血,开窍止痛。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中风、胸痹症见头晕目眩,半身不遂,胸闷心痛,心悸气短;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定坤丹

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贫血衰弱,血晕血脱,产后诸虚,骨蒸潮热

磷酸芦可替尼片

用于中危或高危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亦称为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的骨髓纤维化(PPV-MF)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的骨髓纤维化(PET-MF)的成年患者,治疗相关疾病相关脾肿大或疾病相关症状。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