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可以自愈吗

精选回答(1)

马明哲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擅长: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肝炎,肝硬化,消化系统肿瘤,功能性胃肠病,消化内镜检查及治疗。

提问

细菌性痢疾通常无法自愈。
细菌性痢疾是志贺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食物、水、接触患者等方式传播。该疾病会导致结肠黏膜出现炎症和溃疡,引起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感染性休克,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所以通常无法自愈。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
由于个体差异,少数健康状况良好的人可能在感染轻度的情况下,机体免疫系统能够控制局部感染,使症状轻微或不典型,不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也不会有全身中毒症状,此时可考虑为自限性疾病,有一定的自愈可能性。
针对细菌性痢疾的防治,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水和食用未煮熟的食物,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对于确诊的患者,应积极接受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024-04-29 21:0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