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中性细胞比率48

精选回答(1)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各种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熟悉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特别是血液科常见疾病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热查因,血常规异常,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并发症的诊治。

提问

血常规检查中性细胞比率是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8%一般不正常,属于偏低的情况。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药物因素、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原因引起的。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劳动后,或者是饱餐后,可能会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可以适当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提高机体免疫力。

2、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醋酸等,可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免引起不良后果。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升高中性粒细胞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地榆升白片、咖啡酸片等。

3、感染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具有吞噬细菌、防御感染的作用。如果患者受到细菌感染,可能会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情况,还可能会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乳酸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4、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患者会出现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等情况,也会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酚磺乙胺、氨基乙酸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司坦唑醇、达那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5、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类发病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一般会出现发热、乏力、疲倦、出现蝶形红斑等症状,同时也可能会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23-08-15 20:0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再生障碍性贫血 (髓劳,再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是一种物理、化学、生物或不明因素作用使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衰竭的疾病。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据国内21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年发病率为0.74/10万人口,明显低于白血病的发病率;慢性再障发病率为0.60/10万人口,急性再障为0.14/10万人口;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