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怎么治疗

精选回答(1)

刘华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擅长:肾脏病 血液净化

提问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以通过使用骨髓生长因子、促白细胞生成素、皮质类固醇等药物进行治疗。
1.骨髓生长因子
骨髓生长因子可以用于促进中性粒细胞的产生,如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重组人人生长激素注射液等。此治疗通过增加骨髓中的干细胞数量,从而加速中性粒细胞的生成。适用于因化疗等原因导致的暂时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对于某些原因引起的短暂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使用骨髓生长因子可能有效。
2.促白细胞生成素
促白细胞生成素可用于提升中性粒细胞水平,例如使用重组人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促白细胞生成素能够直接刺激造血干细胞分化为中性粒细胞,提高其数量。适用于长期或持续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当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或其他疾病影响时,促白细胞生成素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3.皮质类固醇
皮质类固醇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如醋酸醋酸片、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皮质类固醇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能降低炎症反应,从而间接提升中性粒细胞的数量。适用于由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感染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感染,皮质类固醇可以作为一种短期控制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液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可能导致感染的环境,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024-09-02 10:5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症,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eutrophilicgranuloaytopenia)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10岁的儿童低于1.5×109/L,10~14岁儿童低于1.8×109/L,成人低于2.0×109/L。当粒细胞严重减少,低于0.5×109/L时,称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

适用药品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1.癌症化疗等原因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癌症患者使用骨髓抑制性化疗药物,特别在强烈的骨髓剥夺性化学药物治疗后,注射本品有助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缩短粒细胞缺乏症的持续时间,加速粒细胞数的恢复,从而减少合并感染发热的危险性。2.促进骨髓移植后的中性粒细胞数升高。3.骨髓发育不良综合症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先天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伊曲康唑胶囊

深部真菌感染如芽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浅表真菌感染如花斑糠疹,阴道念珠菌病、足癣、手癣、体癣等,亦用于AIDS患者隐球菌病的长程治疗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真菌感染的预防。

甲泼尼龙片

糖皮质激素只能作为对症治疗,只有在某些内分泌失调的情况下,才能作为替代药品。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应症,详见说明书。

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

本品可用于治疗成人和2月龄至16岁儿童上述敏感细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包括下呼吸道感染 (肺炎和支气管炎) ,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和复杂性尿路感染 (包括肾盂肾炎) ,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复杂性腹腔内感染 (包括腹膜炎和胆道感染) ,妇产科感染,败血症,以及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的经验治疗。也可用于儿童细菌性脑脊髓膜炎。 怀疑有细菌感染时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但是因为头孢吡肟是一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的广谱杀菌剂,故在药敏试验结果揭晓前可开始头孢吡肟单药治疗。对疑有厌氧菌混合感染时,建议合用其他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进行初始治疗。一旦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揭晓,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本品适用于接受腹腔手术的患者的预防性用药。

推荐医生更多

闵捷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血液病医院

龚树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王正文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

关菁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花生医院

孟广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青岛开泰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