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汤栩文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擅长: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0多年。擅长:妊娠合并内分泌疾病,熟练掌握双胎妊娠、胎位异常、疤痕子宫、胎盘异常等困难剖宫产手术。

提问

查排卵可以通过激素水平检测、超声检查、基础体温测量等方法进行,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排卵时间。
1.激素水平检测
激素水平检测可以确定卵巢功能是否正常,从而判断排卵情况。如果激素水平异常,如FSH升高或LH降低,可能表明卵巢功能减退或不排卵,但不能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2.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卵巢和子宫内膜的结构变化,确定是否有卵泡发育和破裂。如果超声显示没有卵泡发育或卵泡大小不正常,可能表明排卵障碍或多囊卵巢综合征。
3.基础体温测量
基础体温测量可以记录女性在月经周期中的体温变化,通常在排卵后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如果体温变化不明显或持续低温,可能表明排卵异常或黄体功能不足。
在进行上述检查前,应避免使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并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2024-07-12 17:5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不排卵

正常生育年龄的妇女每月都有一次排卵,排卵的时间通常在下次来月经前的两周左右。主宰排卵的主要器官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女性不排卵的原因有垂体性不排卵、下丘脑性不排卵、中枢神经不排卵、大脑内病变、免疫性或精神因素。

  • 症状起因:女性不排卵的原因有垂体性不排卵、下丘脑性不排卵、中枢神经不排卵、大脑内病变、免疫性或精神因素。 1、特纳综合征与单纯性腺发育不全染色体异常性疾病,均以原发性闭经为主要临床表现,促性腺激素升高,雌激素降低。可采用他人赠送的卵子通过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技术获得妊娠。 2、卵巢早衰与 卵巢对抗综合征:发生在40岁以前的由于卵巢功能衰竭所致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称为卵巢早衰,约占原发闭经的20%~28%左右,继发闭经的4%~20%。 原发性闭经或30岁以前继发性闭经的妇女,内源性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卵巢内有正常卵泡存在,但对大剂量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刺激呈低反应者,称为卵巢不敏感 综合征或卵巢对抗性综合征。二者的病因尚不清楚,均表现为闭经、无排卵 3、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表现为闭经或月经稀发,长期无排卵,雄激素过多,雌激素无周期性波动。是目前无排卵性不孕的 一个主要原因。4、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正常月经周期或药物促排卵周期,卵巢有卵泡发育成优势卵泡,但到排卵期LH峰后48h卯泡不消失或维持生长,维持 存在数天,颗粒细胞已发生黄素化而卵泡未破裂。LUFS的基础体温(BBT)、宫颈粘度及子宫内膜的变化等均与正常排卵相似,给人以排卵假象,是不孕症的原因之一,也是克罗米酚促排卵妊娠率低的原因之一。文献报告LUFS的发生率在31.8%~2.9%,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的10%。B超监测卵泡不破裂或增大,卵泡内出现光点,多在下次月经前消失。如果行腹腔镜检查则看不到排卵孔。

  • 可能疾病: 不孕症 卵巢性不孕 无排卵性不孕症 闭经溢乳综合征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妇科、产科、生殖健康

适用药品

安琪坦黄体酮软胶囊

用于治疗由黄体酮缺乏引起的机能障碍;排卵机能障碍引起的月经失调;痛经及经前期综合征;出血(由纤维瘤等所致);绝经前紊乱;绝经(用于补充雌激素治疗);本品也助于妊娠。在使用黄体酮进行治疗的所有适应症时,因黄体酮能引起诸如嗜睡,头晕目眩等不良反应时,可以用阴道给药代替口服给药。

注射用尿促卵泡素

1.用于不排卵(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且对枸橼酸克罗米芬治疗无效者。2.用于辅助生殖技术超促排卵者。

甲磺酸溴隐亭片

内分泌系统疾病:泌乳素依赖性月经周期紊乱和不育症(伴随高或正常泌乳素血症)、闭经(伴有或不伴有溢乳)、月经过少、黄体功能不足和药物诱导的高泌乳激素症(抗精神病药物和高血压治疗药物)。非催乳素依赖性不育症: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与抗雌激素联合运用(如:氯底酚胺)治疗无排卵症。高泌乳素瘤:垂体泌乳激素分泌腺瘤的保守治疗,在手术治疗前抑制肿瘤生长或减小肿瘤面积,使切除容易进行;术后可用于降低仍然较高的泌乳素水平。肢端肥大症:单独应用或联合放疗、手术等可降低生长激素的血浆水平。抑制生理性泌乳:分娩或流产后通过抑制泌乳

黄体酮软胶囊

用于治疗由黄体酮缺乏引起的机能障碍:排卵机能障碍引起的月经失调:痛经及经前期综合征:出血(由纤维瘤等所致):绝经前紊乱:绝经(用于补充雌激素治疗)。本品也助于妊娠。在使用黄体酮进行治疗的所有适应症时,因黄体酮能引起诸如嗜睡,头晕目眩等不良反应时,可以用阴道给药代替口服给药。

推荐医生更多

李瑾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天津爱维医院

吴秀芝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常州花园医院妇科

韩筱兰 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蒲春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马春云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陈晓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