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尿毒症> 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抽搐原因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低钠血症导致的抽搐可能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慢性肾衰竭、肝硬化、尿崩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病因有关。针对不同的病因,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因此建议患者尽快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
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的作用,当其缺乏时会导致钠离子浓度降低,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从而出现抽搐。补充生理盐水是常见的纠正低钠血症的方法,但需密切监测患者电解质水平。
2.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导致肾脏排泄水分和废物的能力下降,钠离子潴留,引起水肿和高血压,进而影响脑部血液循环,诱发抽搐。限制钠摄入量并优化蛋白质来源是管理慢性肾衰竭的关键措施之一。例如,可以选择低钠、高质量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瘦肉等。
3.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的肝脏无法正常合成白蛋白,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从血管渗入组织间隙形成腹水,此时为了维持循环容量,身体会减少尿液排出,造成钠潴留,进一步加重水肿,使颅内压力升高,压迫脑干而引起抽搐。利尿剂可用于缓解肝硬化引起的腹水积聚,如片、螺内酯片等。
4.尿崩症
尿崩症是指抗利尿激素严重缺乏或部分缺乏,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分障碍,机体通过大量排尿来保持水平衡,会引起严重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包括低钠血症,这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异常放电,引发抽搐。氢片、阿米洛利片等药物能增加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减少尿液排放,有助于纠正低钠血症。
5.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反馈性地刺激垂体前叶促甲状腺素(TSH)分泌增多,导致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促进钠离子的重吸收,引起低钠血症,此时容易诱发癫痫发作,表现为抽搐。左旋甲状腺素钠片可以补充甲状腺激素,改善甲减状态,提高机体代谢率,减轻低钠血症的症状。
建议定期进行电解质检测以及血液生化检查以监测钠离子浓度和其他电解质的变化。针对不同病因,可采取营养支持治疗、遵医嘱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醋酸龙片等药物进行针对性处理。

2024-01-26 03:1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低钠血症 (低钠血,血钠过少)

低钠血症仅表示血清钠离子浓度低于正常水平,不一定真正合并机体钠含量的下降。根据发病的急缓,可分为急性低钠血症和慢性低钠血症,前者是指48h内,血清钠离子浓度降至正常水平以下,否则为慢性低钠血症。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