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入睡> 尿频晚上无法入睡怎么办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尿频导致晚上无法入睡可以考虑采用生活方式调整、行为疗法、中药调理、针灸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静催眠药物。
1.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应减少摄入利尿作用的食物和饮料,如咖啡、酒精及高盐食物。减少这些物质的摄入有助于缓解因利尿剂效应引起的频繁排尿,进而改善夜间睡眠质量。
2.行为疗法
由专业心理医生引导患者采用认知重构、放松训练等方法来改变对尿频的想法和感受。通过改变对尿频的认知和反应方式,减轻其对睡眠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3.中药调理
可选用补肾益气类中药方剂,如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具体用法需遵医嘱执行。上述药物具有温阳补肾、化气行水的功效,对于肾虚所致的尿频有效果。
4.针灸治疗
选择三阴交穴、关元穴、中极穴等穴位,在专业人士操作下进行针灸。针灸以上穴位能够起到健脾固肾的作用,从而辅助缓解尿频的症状。
5.镇静催眠药物
睡前服用非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如右佐匹克隆片、酒石酸唑吡坦片等。这类药物能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并缩短入睡潜伏期,但不宜长期使用以免产生依赖性。
建议定期监测夜间排尿频率,记录每日饮水量与排尿次数,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必要时,可考虑佩戴专门的尿床警报器或咨询泌尿科医师,排除潜在的病理原因。

2024-03-15 07:4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频 (溲数)

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次数明显增多称尿频。尿频是一种症状,并非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可引起小便次数增多,但无疼痛,又称小便频数。尿频的原因较多,包括神经精神因素,病后体虚,寄生虫病等。对尿频患儿需除外尿路感染、外阴或阴茎局部炎症等。中医认为小便频数主要由于小儿体质虚弱,肾气不固,膀胱约束无能,其化不宣所致。此外过于疲劳,脾肺二脏俱虚,上虚不能制下,土虚不能制水,膀胱气花无力,而发生小便频数。因此尿频多为虚症,需要调养,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品,少吃肉类,多吃蔬菜。

  • 症状起因:一、尿量增加:当尿量增加时,排尿次数亦会相应增多。在生理情况下,如大量饮水、吃西瓜、喝啤酒,由于进水量增加,通过肾脏的调节和滤过作用,尿量增多,排尿次数亦增多,便出现尿频。在病理情况下,如部分糖尿病、尿崩症患者饮水多,尿量多,排尿次数也多。但均无排尿不适感觉。 二、炎症刺激:膀胱内有炎症时,神经感受阈值降低,尿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产生尿频,并且尿量减少(成人<300~500毫升/次)。因此,尿频是膀胱炎的一个重要症状,尤其是急性膀胱炎、结核性膀胱炎更为明显。其它,如前列腺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小儿慢性阴茎头包皮炎、外阴炎等都可出现尿频。在炎症刺激下,往往尿频、尿急、尿痛同时出现,被称为尿路刺激征,俗称“三尿征”。 三、非炎症刺激:如尿路结石、异物,通常以尿频为主要表现。 四、膀胱容量减少:如膀胱占位性病变、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压迫、结核性膀胱挛缩或较大的膀胱结石等。 五、精神神经性尿频:尿频仅见于白昼,或夜间入睡前,常属精神紧张或见于癔病患者。此时亦可伴有尿急、尿痛。

  • 可能疾病: 前列腺痛 急性尿道综合征 男性急性淋病 老年人尿路感染 重度宫颈糜烂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泌尿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