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尿频尿不尽怎么缓解,没办法睡觉
补充说明:尿频尿不尽怎么缓解,没办法睡觉
a******W 2021-11-19 22:1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尿频尿不尽的症状可以考虑针灸、桑螵蛸、五味子、龙骨、莲须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针灸
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改善膀胱功能。针灸可用于缓解尿频、尿不尽等症状,但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2.桑螵蛸
桑螵蛸具有补肾固精的作用,可增强膀胱括约肌的功能,从而减少尿液的溢出。此方适用于因肾虚引起的尿频、尿不尽等症。使用时需注意剂量控制及可能的不良反应。
3.五味子
五味子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提高膀胱对排尿的控制能力。对于因神经源性膀胱导致的尿频、尿不尽情况有效。不宜长期大量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4.龙骨
龙骨有镇静安神的功效,能够减轻因精神紧张等因素引起的尿频症状。主要用于焦虑型尿频患者。使用时需考虑个体差异及可能出现的消化道不适。
5.莲须
莲须入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有助于稳定膀胱壁,减少尿液的渗漏。适用于遗尿、滑精、带下等病症。在使用过程中应监测是否有过敏反应发生。
针对尿频尿不尽的症状,建议避免摄入利尿作用的食物或饮料,如咖啡、酒精和高糖食品,以减少尿量。睡前适当抬高双腿,促进腿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缓解夜间的尿频现象。
2024-04-25 04:48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次数明显增多称尿频。尿频是一种症状,并非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可引起小便次数增多,但无疼痛,又称小便频数。尿频的原因较多,包括神经精神因素,病后体虚,寄生虫病等。对尿频患儿需除外尿路感染、外阴或阴茎局部炎症等。中医认为小便频数主要由于小儿体质虚弱,肾气不固,膀胱约束无能,其化不宣所致。此外过于疲劳,脾肺二脏俱虚,上虚不能制下,土虚不能制水,膀胱气花无力,而发生小便频数。因此尿频多为虚症,需要调养,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品,少吃肉类,多吃蔬菜。
症状起因:一、尿量增加:当尿量增加时,排尿次数亦会相应增多。在生理情况下,如大量饮水、吃西瓜、喝啤酒,由于进水量增加,通过肾脏的调节和滤过作用,尿量增多,排尿次数亦增多,便出现尿频。在病理情况下,如部分糖尿病、尿崩症患者饮水多,尿量多,排尿次数也多。但均无排尿不适感觉。 二、炎症刺激:膀胱内有炎症时,神经感受阈值降低,尿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产生尿频,并且尿量减少(成人<300~500毫升/次)。因此,尿频是膀胱炎的一个重要症状,尤其是急性膀胱炎、结核性膀胱炎更为明显。其它,如前列腺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小儿慢性阴茎头包皮炎、外阴炎等都可出现尿频。在炎症刺激下,往往尿频、尿急、尿痛同时出现,被称为尿路刺激征,俗称“三尿征”。 三、非炎症刺激:如尿路结石、异物,通常以尿频为主要表现。 四、膀胱容量减少:如膀胱占位性病变、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压迫、结核性膀胱挛缩或较大的膀胱结石等。 五、精神神经性尿频:尿频仅见于白昼,或夜间入睡前,常属精神紧张或见于癔病患者。此时亦可伴有尿急、尿痛。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泌尿
人参固本口服液
滋阴益气,固本培元。用于阴虚气弱,虚劳咳嗽,心悸气短,骨蒸潮热,腰酸耳鸣,大便干燥。
盐酸奥昔布宁片
本品为解痉药,用于无抑制性和返流性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与排尿有关的症状缓解,如尿急、尿频、尿失禁、夜尿和遗尿等。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症(MD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补肾丸
锁阳固精,滋阴补肾。用于肾水不足,头晕咳嗽,腰膝酸痛,梦遗滑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