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核黄疸> 核黄疸是什么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核黄疸是指胆红素在体内积累导致的高胆红素血症,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超过一定阈值时,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核黄疸是由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在神经细胞内被氧化成脂溶性的胆红素酯,后者与磷脂结合形成胆红素脑苷脂,沉积于大脑基底节、丘脑下部等部位,影响这些部位的功能活动。未结合胆红素对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可直接损害神经元。核黄疸的症状取决于胆红素升高的速度和程度,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嗜睡、厌食、呕吐等症状,重症患者还可能出现痉挛、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等情况。
诊断核黄疸通常需要进行血常规、肝功能测试、超声波检查以及头颅磁共振成像。其中,血常规中的胆红素水平测定是确认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指标;头颅磁共振成像则能显示是否存在核黄疸引起的脑损伤。核黄疸的治疗包括光疗以降低胆红素水平,必要时需遵医嘱使用白蛋白注射液来提高其清除能力。对于已经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者,可考虑应用脑活检术辅助诊治。
新生儿出生后应密切监测皮肤和眼白部分是否发黄,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核黄疸风险。家长还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变化,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2024-03-13 20:2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