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呃逆> 治疗呃逆的穴位按摩方法

医生回答(1)

柴月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治疗呃逆可以尝试按摩攒竹穴、内关穴、膈俞穴、膻中穴、百会穴等穴位。如果呃逆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1.攒竹穴
攒竹穴位于眉头凹陷处,患者可以用指腹按揉或者用双手食指分别抵在眉梢和眉头相对应的穴位上,其余手指自然弯曲成拳状,拇指伸直,按住食指用力向外扳动,每次左右各做5-10次。此穴位属足太阳膀胱经,能通泄肺气、清利头目,从而缓解呃逆的症状。
2.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尺骨与桡骨之间。患者可用拇指点按此穴,也可将手腕朝向自己,另一只手握住手腕,然后用大拇指用力按压穴位约3分钟。内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对于呃逆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3.膈俞穴
膈俞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
4.膻中穴
膻中穴位于胸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患者可采取坐位或仰卧位,用拇指指尖按压膻中穴,力度逐渐增加,持续压迫半分钟左右后松开。膻中穴是任脉上的腧穴,能够宽胸理气、除胀降逆,对呃逆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5.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部,位于头顶正中心,两耳角直上连线的中点处。患者可以用拇指按揉百会穴,也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夹住该穴位,轻轻弹拨。百会穴是督脉之穴,可补益气血、升阳潜降,对于由气血不足引起的呃逆有一定调理作用。
呃逆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通常由于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也可能是饮食不当导致的。建议患者日常注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及食用过多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等。

2024-03-29 23:5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