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脊髓空洞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补充说明:脊髓空洞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a******W 2021-09-12 22:4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脊髓空洞症的发生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外伤、炎症性疾病、肿瘤压迫或遗传因素有关。鉴于其病因多样且症状复杂,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先天发育异常
先天性发育异常包括椎管狭窄、脊柱裂等,这些畸形可能导致脊髓受到压迫和损伤,进而引发脊髓空洞症。针对先天发育异常导致的脊髓空洞症,手术矫正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如脊柱侧凸矫形术。
2.外伤
外伤引起的脊髓损伤可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进一步发展为缺血缺氧状态,从而形成脊髓空洞。对于由外伤引起的脊髓空洞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
3.炎症性疾病
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会导致脊柱部位出现纤维化和骨化,使脊髓受压而形成脊髓空洞。针对炎症性疾病所致脊髓空洞症,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不适症状,常用有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4.肿瘤压迫
肿瘤压迫是指恶性肿瘤细胞向周围组织扩散并逐渐增大,对邻近结构产生压力,当其位于脊髓附近时,会对脊髓造成压迫,引起脊髓空洞。肿瘤压迫引起的脊髓空洞可通过放疗的方式减轻症状,需注意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5.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可能增加个体患脊髓空洞症的风险,因为某些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的发育缺陷。如果存在家族史,则应考虑进行MRI成像来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问题。此外还可通过血液检测进行基因分析。
脊髓空洞症患者需要特别关注身体的感觉异常,建议定期进行神经系统功能评估以及影像学检查,例如磁共振成像(MRI)扫描,以监测疾病的进展。
2024-01-31 18:5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使脊髓内形成管状空腔,称为脊髓空洞症,在空洞周围常有神经胶质增生。本症发病较为缓慢,临床表现为受累的脊髓节段神经损害症状,以痛、温觉减退与消失、而深感觉保存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兼有脊髓长束损害的运动障碍与神经营养障碍。
多发人群:31~50岁,男性多于女性
典型症状: 肌肉萎缩 肌张力降低 遇冷后排汗增多 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温觉丧失
临床检查: 肌肉萎缩 肌张力降低 遇冷后排汗增多 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温觉丧失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0-100000元)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1.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利马前列素片
改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直腿抬高试验正常,有间歇性跛行)患者的主观症状(腰部和下肢疼痛及麻木感)。
盐酸替扎尼定片
盐酸替扎尼定片为中枢性骨骼肌松弛药,用于: (1)下列疾病造成的疼痛性肌痉挛的改善—颈、肩及腰部疼痛等局部疼痛综合征。 (2)下列疾病引起的中枢性肌强直—脑血管意外、手术后遗症(脊髓损伤、大脑损伤)、脊髓小脑变性,多发性硬化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等。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