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病因
补充说明: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病因
a******W 2021-09-09 16:1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可能由神经发育异常、遗传因素、先天性眼外肌麻痹、屈光参差、眼球后退综合征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神经发育异常
由于大脑控制眼睛运动的神经功能未完全成熟或受损,导致双眼协调困难,进而出现内斜视。可以通过视觉疗法、眼部肌肉按摩等方法来改善症状。
2.遗传因素
如果家族中存在斜视病史,则可能通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增加患病风险。对于遗传性内斜视,可以考虑佩戴眼镜进行矫正。
3.先天性眼外肌麻痹
先天性眼外肌麻痹是出生时就存在的眼外肌无力或瘫痪,使一只或两只眼睛难以正常聚焦和跟踪物体,从而引起内斜视。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托品眼药水、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4.屈光参差
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当两眼度数相差较大时会导致视力差异,看近处物体时一个眼睛会过度调节以保持清晰,而另一个则会过度集合,久之就会形成斜视。可通过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调整视力差异,严重者需手术矫正。
5.眼球后退综合征
眼球后退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疾病,表现为眼球后部结构向后移动,导致眼球无法正常向前转动,从而产生内斜视的现象。针对眼球后退综合征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术来调整眼球的位置,例如眼外肌转位术。
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特别是儿童,以便早期发现并干预上述潜在病因。必要时,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斜视测量、屈光检查以及眼底检查等。
2024-03-10 20:41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先天性内斜视(congenitalesotropia)一般在生后或生后数日内发生内斜,因患儿父母很少在新生儿时期就诊,故临床上很少见到先天性内斜视,多见的是生后早期发现有斜视。因为患儿父母对婴儿一岁以内的双眼眼位情况,常常不能作出准确客观的判断,有可能把双眼视轴平等的不稳定性,误认为是先天性内斜。此外在婴儿时期,由于鼻部尚未发育完善,多有内眦赘皮及假性斜视,也容易造成混淆。有些后天性调节性斜视,也可以在这个时候发生,以上这些,都可引起诊断上的混乱。
复方尿维氨滴眼液
用于治疗慢性结膜炎、角膜损伤、结膜充血、预防眼病,紫外线或其他光线影响之眼炎,眼睑炎,缓解因配戴隐形眼镜引起的不适,眼镜疲劳,眼痒、眼朦胧等症状;还用于眼部功能下降、屈光不正的辅助治疗。
左旋多巴片
用于儿童、青少年中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及斜视性弱视患者。
乌灵胶囊
补肾健脑,养心安神。用于心肾不交所致的失眠、健忘、心悸心烦、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少气懒言、脉细或沉无力;神经衰弱见上述证候者。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