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治疗
补充说明: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治疗
a******W 2021-09-09 16:1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治疗可以考虑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血小板治疗、降压治疗、血管扩张术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病情并接受适当治疗。
1.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起效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通常需要持续使用数周至数月。该药物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能减轻系统性多发性大动脉炎引起的炎症反应。适合治疗活动期患者。
2.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需遵循医嘱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并定期监测副作用。这些药物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应答,降低自身免疫攻击对大动脉的损伤风险。适用于控制病情活动度。
3.抗血小板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在医师指导下长期服用。此措施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减少血管阻塞导致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适合存在高危因素者。
4.降压治疗
降压治疗可能涉及利尿剂如氢、β受体拮抗剂如等,需根据血压水平调整剂量。目标是控制高血压状态,因为高血压会加剧血管壁的病理变化。适用于伴有高血压的患者。
5.血管扩张术
血管扩张术是一种介入手术,在X线引导下将狭窄部位球囊导管送入体内后充盈球囊以扩大狭窄处。该措施旨在恢复血流正常分布,缓解由多发性大动脉炎引起的局部缺血状况。对于有严重狭窄或已出现器官损害者有益。
除上述常规治疗外,建议患者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紧张,保持充足睡眠,有利于疾病的恢复。若病情持续发展,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策略,以免延误病情。
2024-02-13 22:0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原发性大动脉炎综合征、主动脉弓综合征、无脉症。多见于青年女性。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多数认为本病可能是与链球菌、结核菌、病毒等感染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大动脉炎为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进行性、且常为闭塞性的炎症,临床上根据受累动脉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临床类型,其中以头和臂部动脉受累引起的上肢无脉症为最多,其次是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受累的下肢无脉症和肾动脉受累引起的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也可见肺动脉和冠状动脉受累而出现肺动脉高压和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塞。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近年来认为这是一种与免疫复合物沉着有关的自体免疫性疾病,且多数可能与某些感染有关联。目前多数认为本病可能是与链球菌、结核菌、病毒等感染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的患者曾检出抗主动脉抗体,但其病因作用不肯定。在亚洲和非洲发病率较高。多见于年青女性,发病年龄5-45岁,男女之比约1:8。
超声波治疗仪
适用于医疗单位用非介入疗法对堵塞性血管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梗塞、多发性大动脉炎、静脉炎)进行辅助治疗。
血栓心脉宁片
益气活血,开窍止痛。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中风、胸痹症见头晕目眩,半身不遂,胸闷心痛,心悸气短;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松龄血脉康胶囊
平肝潜阳、镇心安神、活血化瘀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症(MD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健康问答